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28.40
  • 學位論文

人倫鑒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

The Origins of Ren-lun-jian-shi: A Thinking History before 3rd Century

指導教授 : 阮芝生

摘要


「人倫鑒識」興起於後漢晚期,大盛於魏晉之間。其大體可有兩種涵意,一為「性格鑒別」(Character Appraisal),一為「才性分類」(Taxonomy of Human Nature)。前者意近「鑒識」,後者意近「人倫」。這是以現代語言對人倫鑒識一詞的界定,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的場合中,這兩者的意義常是彼此交融互補,無法做確切的分割。人倫鑒識一詞,在漢末以前未見,但先秦兩漢的文獻資料中,卻已有許多關於人物品評分類的記載,可見得類似的活動早已存在,並持續受到歷代學者的關注。本文的目的,即在搜羅自先秦以來的相關史料,分析各學派對人物分類與品評的的說法,以歷史上的實例為參照,嘗試建構其理論體系,並從時代的演進中探索其流變的過程,以勾勒出「擬人倫鑒識之學」或「前人倫鑒識之學」的樣貌,再與漢晉間真正的人倫鑒識之學接軌,藉以描繪出此門學問在歷史上的深度。 本文分為六章,除首章緒論、末章結論外,其餘四章之大要如下。 第二章討論先秦儒家的觀人法。首先以《左傳》、《國語》中所記載觀人的實例談起,分析春秋時代觀人、評人的依據與標準。其次討論孔子如何接續春秋時代賢士大夫的遺產,進而樹立一套以內心質地為主的多元化觀察與評論人物的模式。再其次,則以新出土的郭店竹簡為討論對象,說明孔子以後的儒家對人性論的探討,並提出情、心、教等命題,及其如何根據這些新觀點而對人情的類型做初步的區分。 第三章繼續討論先秦儒家的觀人法。首先是孟子,孟子秉持孔子之教,肯定人的多元性,進而提出性善之論,並根據性善的觀點而將人分為三種類型及六等層次,又結合氣論而開出以「性」綰合天人關係的踐形之學。其次為荀子,荀子主張人性為惡,人之善完全屬後天積累,而積累的唯一標準則為儒家的「禮義」,故在荀子的理想社會中,人只有高下之分,而沒有類型之別。最後,則討論《大戴禮》的〈文王官人〉,分析其觀人理則、學派屬性,說明其主要的學術淵源,及其所受各家的影響,並以之與《人物志》做一簡單的比較。 第四章討論道家、兵家、法家與黃老之學的觀人法。道家主張以人合天,其至極可達與萬物為一的境界,個體即道體,觀其人,即可知其得天之深淺。其標準與興味,均與儒家的觀人法大異其趣。莊子即依此理路,開出「以形觀神」之學。兵家與法家皆注重現實,以冷靜客觀的態度分析評估具體的情勢,故其觀人亦偏重目的性與實用性。法家更吸收名家循名責實的主張,將考索形名轉化為政治權謀的察顏觀色之術。黃老之學為先秦學術的一大集結,其貫通天道與人事的思維模式,使得其所闡述的觀人之法帶有形上學的意義,但卻也因此染上了數術的色彩,對後來漢代的天人感應思想有頗深的影響。 第五章討論兩漢時期的觀人之法。首先討論盛行於漢代的數術身體觀,說明數術身體觀如何漸進為骨相之法,並得到漢代學者的普遍認同。其次則就史書中所見的觀人實例,分析其背後的思維理則,藉以釐清觀人法在歷史中演變的過程,並說明漢代人對狀貌的重視如何逐漸醞釀出人倫鑒識之學。 第六章為結論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3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5
劉劭著,劉昞注,《人物志》,《四部備要》本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被引用紀錄


王正利(2005)。杜甫詩中之意志與命運衝突研究──以意象為核心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2213
王靜兒(2009)。兩漢言志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57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