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正鰹第一背鰭第一硬棘為年齡形質對台灣東部海域以及中西太平洋海域正鰹進行年齡查定及成長研究。自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分別在台東成功漁港採集702個樣本,體長範圍為30.4公分至83.4公分;中西太平洋採集627個樣本,體長範圍為30.2公分至83公分。 扣除處理過程損壞樣本,採自台灣東部海域進行判讀的690個正鰹硬棘切片中,總計667個樣本完成輪紋判讀與測量,可判讀率為96.67%,APE為8.7%;採自中西太平洋海域進行判讀的616個正鰹硬棘切片中,總計559個樣本完成輪紋判讀與測量,可判讀率為90.75%,APE為10.0%。經邊緣成長分析得知,正鰹硬棘一年形成兩輪,但第一輪形成時間約為出生後一年。 兩海域體重體長關係式經檢定有顯著差異,台灣東部海域正鰹體重體長關係式為W=8*10^(-6)FL^(3.2262),中西太平洋海域正鰹體重體長關係式為W=5*10^(-6)FL^(3.3793)。利用Fraser’s-Lee法及Monastyrsky法所估算正鰹各年齡平均逆算體長分別套入von Bertalanffy growth function,以非線性迴歸法及Ford-Walford定差圖法推估成長參數,另利用殘差平方和分析檢定雌雄間與海域間成長參數之差異,結果並無顯著差異,合併兩海域資料得到正鰹成長曲線為Lt=125.9*(1-exp(-0.182*(t+0.598))),推得1歲魚體長為32公分,2歲魚體長為47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