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75.243
  • 學位論文

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變遷--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個案分析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 A Case Studies of Fujian, Jiangxi and Zhejiang Border Area in Early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 徐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擬以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為例,在特定的氣候變化、地理環境下,由作物制度、市場機制及生態變遷等方面建構傳統社會中區域環境史的討論模式。在研究架構上,本論文除緒論中檢討以往的相關成果外,將分為四章,對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氣候資源、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發展及因墾殖所引起的環境變遷,作一有系統的討論。 第一章將概述清代前期閩浙贛毗鄰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氣候資源,包括三省交界的地理形勢及水陸交通動線,垂直分布的農業形態及多元的族群關係。此外,氣候的寒暖、旱澇變化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的影響,十七世紀以後,在氣候上進入了所謂的「小冰期」,十八世紀的氣候回暖,這段期間的氣候變化的趨勢及旱澇與冷變化的關係也是本章所要釐清的。 第二章主要討論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糧食作物的種植與分布,首先檢討本區內各府的作物制度,尤其是輪作制度的發展與變遷。建立各府的作物生長季節表,藉以比較各府的作物分布及輪作方式。其次,番薯、玉米等美洲新作物的傳入,對於山區的開發及糧食的供給有重要的助益,但番薯、玉米在各地的實際傳播情形,及其在各地糧食中所佔的比重,卻未有見有詳細的討論。本章將檢討閩浙贛交界地區番薯、玉米的傳播路線,並估計其在各府糧食中所佔的比重。最後,則試圖描繪出閩浙贛交界區的糧食供需網絡及以府縣為單位的米糧貿易路線。 第三章則討論閩浙贛交界山區的經濟作物的種植與市場,包括茶葉、煙草、苧麻、夏布、蔗糖、藍靛、香菇、花生…等經濟的種植與分布情形,山區林礦業的發展,並檢討所謂的「煙糧爭地」問題及外部市場對於本區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制約。 第四章討論閩浙贛邊區的環境資源利月及制約因素,討論本區水資源的利用情形,農林墾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態及動植物棲息地改變所造成的影響。檢討在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的過程中,過度利用對於發展所形成的制約。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兩個主要的因素制約。一是受到環境資源的制約。二是外部市場的結構性因素。在外需市場的架構下,市場的價格,產品的數量都無法由閩浙贛交界山區的生產者所決定,市場的價格均由外來商人或包買者所決定。因此,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基本上受制於生產以外的因素。從清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或許可以用環境制約與市場制約二個方向思考近代中國的農村經濟,或許這就是閩浙贛山區經濟衰敗與危機的根源所在。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7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198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出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出版。

被引用紀錄


洪馨蘭(2011)。敬外祖與彌濃地方社會之型塑:圍繞一個臺灣六堆客方言社群之姻親關係所展開的民族誌〔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1.00138
王一樵(2013)。天下之患為人滿:清朝嘉、道、咸以來的棚民問題、士人議論與官方政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3122
陳啟鐘(2011)。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42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