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100.45
  • 學位論文

機車汽車大不同:交通方式與通勤時間對主觀福祉的影響

Scooter and Car: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related lifestyle and commuting tim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指導教授 : 鄭力軒

摘要


交通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卻在台灣社會學討論中缺席。 本文主要處理三個議題:第一「描繪台灣民眾日常交通工具使用的整體圖像」、第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個人交通工具的選擇」、第三「通勤時間與交通方式如何影響個人的主觀福祉」。 前兩個議題使用交通部的全國民眾日常運具狀況調查,第三個議題則以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來處理。 在研究方法上,第一個議題單純將資料以描述統計來展現全台灣民眾主要交通工具的分佈比例,再分別以性別、居住縣市、教育程度區分出不同條件下的主要交通工具分佈比例;第二個議題使用「多元邏輯迴歸」、「二元邏輯迴歸」來檢驗社會因素如:性別、收入、教育程度、年齡、居住縣市是否會顯著影響到個人選擇特定交通工具的機率;第三個議題選用「多元線性迴歸」確認通勤時間、主要交通方式是否會顯著影響個人的快樂與生活滿意度。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確實是真正的機車王國,總樣本中有高達52.3%的人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汽車26.5%,大眾交通工具則只剩9.9%。另一方面,社會因素確實會影響個人主要交通工具選擇,平均來說,收入較低、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低、女性更可能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汽車則正好相反。最後,通勤時間會顯著負面影響快樂與生活滿意度、主要交通方式則是機車顯著降低生活滿意度,汽車顯著提升生活滿意度,但完全不影響快樂。 根據以上結果,本文認為機車無論在安全性、移動能力、舒適度都遠低於汽車,但主要騎機車的群體卻又更可能「收入較低」、「教育程度較低」,在社會上就是相對不利的一群人,這群人的劣勢可能因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差異更加雪上加霜,生活滿意度相對更低。於此,社會不平等的另一個面向由此展現出來。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古偉廷(2014)。探討台灣人民的國民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淡江大學統計學系應用統計學碩士班。
朱信翰(2010)。幸福程度之影響因子分析︰以台灣地區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周榮昌、邱靜淑、劉祐興 (2010)。 考量徵收機車停車費用與大眾運具服務品質對都市機車通勤者運具選擇行為之影響。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 22(2),頁 215-223。
林稚倫(2015)。金錢能買快樂嗎?個人、區域收入及快樂的多層次分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苙雲、譚康榮 (2014)。 1999至2012年間民眾幸福感的省籍/族群差異:社會分層、我群意識與公平感受。社會科學論叢, 8(2),頁 1-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