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40.5
  • 學位論文

從人才來源看唐代嶺南東道的社會

Looking at the society of the Lingnan East Road in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source of talents

指導教授 : 王德權

摘要


武德四年(621),李靖奉命招撫嶺南,正式將嶺南東道納入版圖。但是唐朝仍需要以地方高階官職拉攏在地勢力,維持嶺南東道的穩定。這並不代表唐朝願意見到嶺南東道存有力量強大的勢力,利用調整行政區劃等方式逐步瓦解地方勢力達到統治嶺南東道的目的。 這些在地酋豪勢力隨著唐朝統治時間越久,影響力隨之下滑。不同於唐朝以前朝代,不管統治者是誰,嶺南東道地方勢力仍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大曆六年(771),馮崇道在嶺南東道發動叛亂。往後未見嶺南東道在地勢力發動叛亂而是由地方官所主導,顯示地方勢力已經消亡。為何嶺南東道在地勢力逐漸消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缺乏官員是唐朝統治嶺南的大問題。繁榮的廣州是唯一一個北方士人願意前來任職的地方。因此,唐朝將大量的謫貶官員派往嶺南。此外,「南選」也是另一個統治嶺南特殊辦法。 嶺南地區除了大量貶官外,仍存有為數不少的流人。這些流人因著政治鬥爭等理由而被處以流刑。當中不乏有皇室成員、高級官員等,是當時文化程度較高的群體。他們來到嶺南提供勞動力外,間接將文化傳播到嶺南。貶官則是在當地建立學校推廣教育。 進士的出現,反應當地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涵養。同時顯示該地區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因此,檢視嶺南東道貶官、流人對於嶺南推廣文化教育的具體成果。分析嶺南東道進士、貶官、流人分布所則可能成為觀察唐朝嶺南東道各州發展程度的切入點。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1.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
2.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3.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