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82.45
  • 學位論文

論諸識能否俱起與如何相續──從部派佛教到初期瑜伽行派的考察

On Whether Two or More Consciousnesses Can Arise Simultaneously and How They Succeed Each Other: An Investigation from Abhidharma to Early Yogācāra

指導教授 : 耿晴

摘要


本論文研究部派佛教到初期瑜伽行派的心識作用時序性差異及其原因。本研究核心議題有二:一、諸識能否「同時俱起」。二、諸識如何「前後相續」。筆者提出兩個研究路徑:一、以識體數量從一到多的轉變,探討能否多識同時生起;二、從前五識和意識作用的差別和關係,檢視諸識前後生起的次序。章節安排上,以歷史脈絡發展為論述主軸,依序梳理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經量部(Sautrāntika)、初期瑜伽行派(Early Yogācāra)的心識論。三個學派主要考察的文本分別為《大毘婆沙論》、《成實論》、《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與《解深密經》。 研究發現,在諸識能否「同時俱起」的議題上,有部認為只有一個識體(dharma),隨根立名說有六識,因此必然不可能有多識俱起的情況。經部則主張有六個獨立的識體,但一時只能生起一識,諸識無法俱起。到了初期瑜伽行派出現了爭議,《瑜伽論‧本地分》與經部相同,主張有六個識體不俱起;《解深密經》卻主張前五識生起時,必有一相同所緣境的「分別意識」俱起,且前五識可同時全部生起,變成六個心體的俱起說。 第二個諸識如何「前後相續」的問題,有部認為前五識以尋、伺心所為主要元素,有非概念化的「自性分別」,接受了四種相續的模型:(a)五識→意識、(b)意識→五識、(c)五識→五識、(d)意識→意識。經部則主張前五識沒有尋心所,分別的功能完全歸屬於意識,反對(c)五識→五識,接受其他三種相續模型。《瑜伽論‧本地分》和經部相同,且明確指出五識前後必為意識,但對《解深密經》而言,六識皆由「阿陀那識」引生,無須再探討諸識前後剎那的因果引生關係。整體而言,本文釐清有部、經部到初期瑜伽行派心識論的異同,並梳理理論間的繼承與創新,提供部派佛教到初期瑜伽行派思想上一條可能的發展脈絡。

關鍵字

心識 相續 俱起 部派 瑜伽行派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原典文獻(依經號排序)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經號:99。
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大正藏》,第16冊,經號:675。
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第16冊,經號:676。
五百大阿羅漢等著,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7冊,經號:151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