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5.6
  • 學位論文

貝拉˙科瓦奇《向大師致敬-巴哈》之樂曲探討與演奏詮釋

A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Hommage à J.S. Bach〞for clarinet solo by Béla Kovàcs

指導教授 : 宋威德

摘要


二十世紀匈牙利單簧管演奏家兼作曲家貝拉˙科瓦奇(Béla Kovács),以模仿多位歷史上知名作曲家之風格的手法,來寫成此套共九首的作品《向大師致敬》系列(Hommages)。科瓦奇巧妙地觀察了九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從而模仿之,將此套作品編輯成冊。如此的獨特性,是在眾多單簧管作品中少有的。而科瓦奇本身同時也是位傑出的單簧管演奏家,因此能精準地使此項樂器發揮其性能,使單簧管在每一首曲子中,都能完全地展現。 放眼浩瀚的音樂歷史,單簧管這項樂器可以說是較晚才開始活躍的樂器。由於單簧管形制發展 的多樣與晚熟,傑出而成熟的單簧管作品,要從十八世紀維也納古典時期(1750-1820年)算起;而在此之前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的單簧管作品,可以說是了了無幾。即便現有作曲家改編 巴洛克時期的樂曲給單簧管演奏,但也並非針對單簧管這項樂器作設計。 科瓦奇在此套《向大師致敬》系列中,敏銳地觀察出巴哈作品的手法與風格,將巴哈置於第一曲,一方面是對音樂之父的景仰,一方面著實地也彌補了單簧管在巴洛克時期缺席的遺憾。對於單簧管演奏者來說,能適當地演奏出作曲家的風格,是學習西方古典音樂中重要的一環,透過此套作品,可作為平日練習,亦可當作音樂會中畫龍點睛的曲目。 本論文,將重點放在探討此套作品中的第一曲《向大師致敬-巴哈》,是希望藉由對此作品與音樂之父-巴哈的作品作比較,了解整套樂曲創作手法。歷史上亦有多位作曲家透過樂曲表示對巴哈的景仰,甚至以巴哈之姓氏(B-A-C-H)作為動機來進行創作 。但柯瓦奇卻是以巴哈音樂風格以及語法來譜寫樂曲,作為他的崇敬之意。 近年來,《向大師致敬》作品已在世界各地漸漸傳播開來,與多首單簧管經典曲目並列而亦成為熱門曲目之一,甚至被國內、外各大單簧管比賽 、考試採用作為指定曲目。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促使筆者進而探討,一方面希望研究過程能對此作品能有更深的認識,一方面也希望對於此套作品有興趣的演奏者,提供一參考資料。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B&eacute la Kov&agrave cs Hommages Clarinet Clarinet solo

參考文獻


蔡佳玲 撰。《波札:牧歌,為單簧管與鋼琴作品之探討》,民95年。
莊維霖 撰。《尚.楓賽單簧管協奏曲詮釋與分析》,民98年。
A Research Into The Italian Trio Sonata In The Baroque Era. 1995
楊昭紅 撰。《巴哈鍵盤小曲集探討》,民94年。
張文馨 撰。《威廉包康單簧管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民95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