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48.208
  • 學位論文

青年觀眾表演藝術活動參與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 以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

The Effect of Performing Arts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Young Audiences: Personality Traits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指導教授 : 朱宗慶
共同指導教授 : 劉蕙苓(Huei-Ling Liu)

摘要


行政院主計總處為順應國際趨勢,於2013年首度發布我國「國民幸福指數統計」(NWI),做為過去普遍使用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之外,另一項衡量國家進步程度的參考。在「國民幸福指數統計」的各項指標中,除物質層面的調查外,還兼顧了心理層面的調查,「主觀幸福感」(SWB)便屬其中之一。物質上的滿足並非影響國民幸福感的單一因素,然而在「主觀幸福感」的調查上,「國民幸福指數統計」仍以職業、收入等條件做為主要的衡量項目。本研究將「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納入衡量幸福感的條件,試圖補充解釋「非物質面向」對國民「心理幸福感」(PWB)之影響,並期以此另闢蹊徑,做為對日後相關研究與政策之參考。 隨著社會發展,青年人口的抽象思維能力、判斷力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已和舊時大有不同,青年人已然成為獨立購買行為的決策者。在這樣的趨勢下,年輕人開始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文化藝術,擴充觀賞經驗與鑑賞能力。根據文化部《文化統計資料庫網站》(2014)的資料,在民眾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年齡統計中,又以20至39歲之青年人口參與現代戲劇、傳統戲曲、音樂及舞蹈等活動中佔了較高的比例。 從表演藝術消費調查報告中可見,就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動機而言,「興趣」乃影響參與意願的主因。許多時候人們注重心理層面的滿足大於功能面,是以參與表演藝術的實際行動乃由「興趣」所引發,而參與有興趣的活動則可能促進幸福感的提升。選擇參與活動的方式因各人的個性而異,這意味活動參與行為會因人格需求不同而呈現不同決策。早先的研究顯示,除了「人格特質」與活動參與兩者之間存有顯著相關性外,在某些向度之「人格特質」也與「幸福感」呈正向相關。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青年觀眾」的「表演藝術活動參與頻率」,是否會影響個體的「心理幸福感」;其次以青年觀眾的「人格特質」再做區分,探討其是否對「表演藝術活動參與」影響「心理幸福感」具有調節作用。 在以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發放600份問卷後發現,青年人口參與表演藝術活動的頻率多寡,對心理幸福感的因子高低有顯著之正向關係。其中,參與表演藝術活動越多,獲得心理幸福感之「自主性」、「環境掌握」、「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及「自我接納」越高,這代表個體參與表演藝術活動後會獲得幸福感受。

參考文獻


于國華(2010)。2009年臺灣表演藝術觀眾及市場分析。表演藝術年鑑:293-307。
古宜靈、辛晚教(1997)。休閒文化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0(1),17-42。
許義雄(1985)。體育學原理。臺北:文景書局。
許嘉甫(2010)。大專院校學生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影響。運動休閒參與研究,5(3),135-151。
陳金定(2007)。完型治療理論之驗證:接觸干擾、未完成事件與心理幸福感因果模式考驗。教育心理學報:39(1),45-68。

被引用紀錄


楊若琳(2016)。表演藝術觀眾開發:大學生之市場區隔與阻礙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4082016130959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