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32.213
  • 學位論文

藝術作為社會實踐的平台: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Art as a Platform for Social Praxis: A Field Study of “Culture Action of Tropic of Cancer”

指導教授 : 廖仁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傳統社會中,藝術負有道德與社會責任,甚至是服務於宗教,並且頌揚社會的主要價值,藝術而具有道德上的正當性與公信力。然而,自從現代社會的出現,便造成人們生活與思維上的衝擊,系統性地扭轉了從傳統社會所承襲的價值觀。伴隨這整個社會與文化的改變,藝術家的自我形象也在其中做出許多修正,藝術與社會之間也開始形成的一場拉鋸——藝術必須與社會劃清界線,抑或是成為一股社會力量。 近年來,藝術進入社區及藝術駐村在國內逐漸受到重視,並且引起許多相關的討論。本研究以筆者親身參與2007年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並訪談參加藝術活動的藝術家及民眾,進一步將2005年至2007年的環境藝術行動作一剖析整理,以探討環境藝術實踐的內涵及社會的回應。 本文試圖闡述: 1. 促成這個藝術行動在嘉義發生的背景及其理念。 2. 此藝術行動雖仍以承辦藝術節的為規劃主軸,但在策劃及行政實務操作的層面有別於傳統藝術展覽活動之處,以及其預期的發揮功能。 3. 終極上來說,藝術行動仍以藝術為名,其中所發生的藝術及美學上的關連性為何。 2005至2007年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駐村行動,藝術家的進駐,啟發了社區另類的巧思,也啟動居民自動自發的參與意願,收穫豐富,為社區未來多一分新的藝術資源。藝術家駐村告一段落後,我們應在思考未來如何建立藝術家,社區居民,公部門透過相互連接機制,繼續讓藝術在社區生根。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秦雅君(2009)〈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作為企業與藝術中介組織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伯芬(2006)〈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跨界對話,《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十三期,p.107-116。
龔卓軍(2002)〈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中外文學》,2002.04,第三十卷,第11期,頁32-61。
李菁萍(2006)〈藝術再造社區的機制與管理—兼論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發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台灣環境運動的視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黃淑誼(2015)。從匠師到藝術家:文化中介者的價值創新與品味塑造〔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5.00567
朱欣儀(2013)。藝術介入空間之觀察與研究— 藝術介入空間之觀察與研究—以臺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計畫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3.00298
黃孟雯(2010)。藝術作為社會行動實踐的模型︰以鄭淑麗的派樂西王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301201119370200
葉于璇(2011)。社群藝術創作的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以吳瑪悧社群藝術創作為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526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