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91.183
  • 學位論文

碳化矽奈米針製備及其形成機制之研究

Fabr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iC Nanotips

指導教授 : 黃振昌

摘要


本論文利用平面式微波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以Si(100)為基板成長a-SiC:H奈米針狀結構。並以SEM、Raman、TEM、XPS、FTIR及AES分析其微結構和化學鍵結。控制適當偏壓、氣壓以及CH4:H2流速比例,從不同製程時間探討孕核及成長,並確立a-SiC:H奈米針狀結構形成的機制有三步驟:(一) CH4:H2電漿與Si基材反應成非晶SiC核;(二) CH4:H2電漿選擇性轟擊未成核的Si基板;(三) CH4:H2電漿與針狀結構作用形成SiC鍵結的外層。 當製程時間增加,非晶形碳化矽奈米針的長度因為轟擊效應而增加。隨著CH4:H2流速比例提高,非晶形碳化矽奈米針的分布密度因為反應成核數量提高而增加。 將奈米針經過不同溫度的真空退火,得知非晶形碳化矽奈米針狀結構產生含多晶3C-SiC的針狀結構。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含多晶3C-SiC的針狀結構中SiC鍵結的FTIR訊號強度越高,表示其結晶性越好。

參考文獻


2. “SiC-RFCVD 沉積設備 Mannual”, 聚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
7. 張劭儒, “含氫非晶碳薄膜的氬氣電漿浸沒處理及其液晶配向的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4. Y. Li, G. W. Meng, L. D. Zhang, F. Phillipp, Appl. Phys. Lett., 76 (2000) 2011
5. J. Hu et al, Acc. Chem. Res., 32 (1999) 435
6. Yoon Soo Park, S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52 (1998)

被引用紀錄


邱玉貞(2007)。健體學習領域中健教課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40090
簡玉惠(2009)。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和休閒活動參與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0807200916272974
林偉倫(2009)。離島高中學生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3402
韋政宏(2010)。臺灣大專跆拳道選手武德認知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098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