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72.252
  • 學位論文

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

指導教授 : 陳建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後創傷時代,影像的力量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個人的、集體的歷史記憶,轉化創傷的苦難悲戚,重新詮釋人與歷史的關係,特別在台灣這塊土地,歷經多種政權的交替,彰顯與壓抑的歷史記憶,一直以來都是學界重視的問題。本論文以近年來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紀錄片類型,作為分析的文本對象,探討台灣「白色恐怖」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透過紀錄片特定的形式結構如何呈現,挖掘紀錄片對於歷史研究的貢獻,檢討其不足,試圖拋出一條可能的跨領域研究路徑,擴大文學研究與歷史研究的範疇,從民間記憶作為連結的始點,為過去難以釐清的歷史真相提出其他思考的方向。   本論文以藍博洲等《我們為什麼不歌唱》、滕兆鏘《白色見證》、曾文珍《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為分析對象,探討紀錄影像和白色恐怖這種政治性的創傷經驗如何產生理解與對話。首先,社會敘事的角度因背後的詮釋群體而各異,必須探討不同詮釋群體的意識形態與拍攝目的,作為人民記憶的代言者,記憶在此已具備選擇性;其次,這些作品又企圖產生什麼樣的視野和作用:影像與音樂的敘事結構、旁白帶有的導演觀點、受訪者敘事,這三者交織出的歷史敘事,在不同的紀錄片文本中呈現哪些特點;最後,不同的歷史敘事又忽略了哪些歷史的問題。   以紀錄片這一媒材作討論對象,更希望能夠進一步分析這些創傷記憶的呈現與詮釋之間,充滿哪些說與不說的表現問題,而從敘事的角度出發,所促進的思考又是關於記憶、詮釋、主體三者之間的重整和推翻,進而成為一種歷史研究的新方向。敘事既成為見證不在場的唯一憑藉,也是將創傷記憶從個人,以及變動快速的大眾記憶裡,重新投入社會意義的唯一方式。記住不只是消費記憶的戲劇張力,而是試圖建立一種新的共識與集體想像,對於過去產生新的了解之後,才有可能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 胡台麗,《穿過婆家村》(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 胡台麗,《神祖之靈歸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 胡台麗,《矮靈祭之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譯,《責任與判斷》(台北:左岸,2008)。

被引用紀錄


曹欽榮(2011)。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022
洪慧霖(2012)。電影《被出賣的台灣》對台灣民主運動的再現(1945-1990)─兼論教科書敘述威權體制的意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2647
黃靖涵(2012)。影視教材在高中台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11850
潘瓊君(2016)。《看見台灣》研究 ──行銷、敘事與效應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44702
張郁璟(2017)。作家符號.展示.場域:鍾理和紀念館〔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413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