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52.33
  • 學位論文

OLED應用於大尺寸面板市場的可行性分析-以筆記型電腦市場為例

The Analysis of OLED Applied to Large-area Panel Market -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Notebook PC Market

指導教授 : 吳鑄陶

摘要


OLED是極具潛力的新興平面技術,其具有自發光、廣視角、高亮度、高反應速度、面板輕薄、低驅動電壓、元件結構及製程簡單等特性,而目前平面顯示技術的主流TFT-LCD,功能受限於反應速度慢、亮度、畫質等問題,OLED的特性能夠彌補TFT-LCD的缺陷,因此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希望。 隨著全球各大廠積極投入於OLED的研發及量產,終於漂亮地切入中小尺寸面板市場,但顯示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能夠往大型化發展,因此各OLED廠商也陸續投入於大型化的研發,不過技術上的瓶頸卻成為極難跨越的障礙,各家大廠逐漸抽手,目前全球僅剩下日本Sony、韓國Samsung及台灣的奇晶光電仍不放棄,並持續加碼投入,渡過了研發的黑暗期,至今已能看見一線曙光。 另一方面,TFT-LCD的發展技術已臻成熟,並隨著八代廠投入生產之後,十代廠也在規劃中,預計將會更進一步的帶動面板價格下滑的趨勢;此外,LCD面板業者也持續不斷地投入於對面板設計及結構的改善,希望能讓LCD擁有更佳的效能,目前最熱門的當屬LED背光模組的應用,預計將能把LCD推上另一個高峰。LCD不論在價格上或性能上皆不斷地在進步,在市場上勢必對其他新興顯示技術造成影響並擠壓其生存空間。 本研究透過直接與間接資料的收集與判讀,並經由業者訪談,以筆記型電腦市場的發展與趨勢為主軸,先分析LCD應用於筆記型電腦上的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而由OLED的特色與研發情況切入,探討OLED是否有進入大尺寸面板市場的條件,並歸納出其切入市場的契機,最後對於OLED應用大尺寸面板的可行性做邏輯性的推演,從而產生以下的結論: 1.OLED切入的契機仍在於未來幾年本身關鍵問題是否解決。 2.需持續注意LCD產業的未來發展,以防產生技術鎖入的情況。 3.日韓OLED廠商均將重心放在TV面板研發,台灣廠商可以NB面板為切入點。 關鍵字: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筆記型電腦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OLED HASH(0x1b8d1200)

參考文獻


2. 何紹詩,2005年,液晶顯示面板LED背光電路設計與實現,中原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柏德葳,2006年,OLED技術發展暨市場戰局剖析,拓墣產業研究所。
2. 拓墣產業研究所
10. 謝緯杰,2007年,LED背光源於筆記型電腦之應用,光連第69期29-31頁。
1. 呂淑宜,2006年,TFT-LCD產業新產品開發流程之研究-以中小尺寸OLED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陳界禮(2017)。精細金屬遮罩清洗技術運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之可行性分析〔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535
吳國相(2009)。OLED 技術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台灣廠商之應對策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3140
鄭功侑(2011)。AMOLED 產業競爭力分析:以三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1072011160822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