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73.166
  • 學位論文

越南語的模態結構:以製圖理論的案例分析

The Vietnamese Modals: A view from Cartographic

指導教授 : 蔡維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越南語的模態結構,利用製圖理論(Cartographic Approach)的觀點來分析越南語模態詞的句法分佈與語意詮釋的對應關係(Rizzi,1997;Cinque,1999)。 越南語中,模態詞分為三大類:知識模態(epistemic modals),義務模態(deontic modals)跟能願模態(dynamic modals)。透過各種句法測試我們可以把越南語的模態層次區分開來:知識模態詞的句法位置最高並高於外主語,接著是義務模態詞,最低為能願模態詞。此外,越南語模態詞可分為兩類:模態副詞與模態助動詞,而且可以透過動詞組的前置(VP-fronting)跟動詞組刪略(VP-ellipsis)等句法測試來區分這兩類模態詞。 最後,本文又更進一步研究越南语不同類型的模態詞的詮釋的高度。可見,不同類型的模態詞會有不同的詮釋高度。此高度是有意義的。因為只有位於vP以上和不能太高之位置的模態詞才能夠讓非殊指的主語授權合法存在。因此,越南語義務模態詞和非殊指的主語有密切的關係。

參考文獻


湯廷池 .2000 .〈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71本。
Yang, Barry Chung-Yu. 2005 .Subject Specificity, Predicate Distributivity, and Scope Interpre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1, 133-173.
黃正德 .1988 .〈說「是」和「有」〉,《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9本。
Butle, Jonny. 2003 . A minimalist treatment of modality. Lingua 113. 967-996.
Ko, Heejeong. 2005 . Syntax of why-in-situ: Merge into [ Spec, CP ] in the overt syntax.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23 (4) :867 -91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