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05.146
  • 學位論文

國中生在親子衝突情境中之生氣前置事件與生氣反應

Anger Antecedents And Reactions In Conflict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Father/Mother

指導教授 : 李瑞玲 李新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國中生對父母生氣的生氣前置事件與生氣反應,並經預試研究發現國中生在親子衝突中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為生氣,且國中生在家庭生活中常出現的生氣前置事件為親子衝突情境。 過去親子衝突文獻通常將受試者對父母親的感受合併探討,對於研究結果產生混淆,無法確切釐清父親子女或母親子女之間具體事實與現象。本研究在方法上主張應將受試者對父親、母親的生氣感受分開探討,才能找出國中生對父親與國中生對母親最常出現的生氣前置事件;並找出國中生在前述生氣事件的生氣反應。 首先,本研究以預試研究(N = 99人)辨識國中生分別對父親、母親生氣之前置事件與生氣反應,並編製「國中生親子衝突情境生氣激起、生氣表達量表」與「國中生親子衝突情境生氣心身反應量表」。在正式研究中(N = 658人)則以上述工具分別探討國中生與父親、母親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發生頻率、生氣頻率、生氣激起狀態(含生氣強度與生氣持續度)、生氣表達方式與生氣心身反應,並討論總生氣激起狀態與生氣心身反應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結果摘要如下,顯示國中生對父親與母親在生氣前置事件與生氣反應確有顯著差異。性別與年級則如本研究假設並未造成差異。 一、在父親方面: 1.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發生頻率達顯著差異,其發生頻率依序為:「生活規範」、「做家事」、「成績課業」、「休閒交友」、「爸爸誤會我」、「父親個人特質」、「覺得爸爸偏心」與「財物使用」。 2.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頻率達顯著差異,其生氣頻率依序為:「爸爸誤會我」、「父親個人特質」、「覺得爸爸偏心」、「做家事」、「休閒交友」、「生活習慣與規範」、「成績課業」、「財物使用」。 3.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強度達顯著差異,其生氣強度依序為:「爸爸誤會我」、「覺得爸爸偏心」、「父親個人特質」、「做家事」、「休閒交友」、「生活習慣與規範」、「成績課業」、「財物使用」。 4.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持續度達顯著差異,其生氣持續度依序為:「爸爸誤會我」、「父親個人特質」、「休閒交友」、「成績課業」、「覺得爸爸偏心」、「生活習慣與規範」、「做家事」、「財物使用」。 5.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激起狀態達顯著差異,其生氣激起狀態依序為:「爸爸誤會我」、「休閒交友」、「父親個人特質」、「生活習慣與規範」、「做家事」、「成績課業」、「覺得爸爸偏心」、「財物使用」。 6.a.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表達有顯著差異,其生氣表達依序為:「爸爸誤會我」、「覺得爸爸偏心」、「父親個人特質」、「生活習慣與規範」、「休閒交友」、「做家事」、「成績課業」、「財物使用」。 b.國中生的生氣表達方式之間達顯著差異,常使用之表達方式依序為;「控制生氣」、「將生氣放在心中不表達出來」、「以語言表達生氣」、「以間接方式表達生氣」、「以動作表達生氣」。 7.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心身反應之間有顯著差異,其平均數依序是;「覺得憤恨」、「覺得難過或憂鬱」、「覺得想哭」、「覺得全身繃的緊緊的或擔心」、「覺得挫折」、「覺得緊張或不安」、「覺得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覺得無助」、「胃口不好,吃不下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覺得頭痛」。 二、在母親方面: 1.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發生頻率達顯著差異,其發生頻率依序為:「生活習慣與規範」、「成績課業」、「休閒交友」、「母親個人特質」、「覺得媽媽偏心」、「媽媽誤會我」、「財物使用」。 2.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頻率達顯著差異,其生氣頻率依序為:「媽媽誤會我」、「母親個人特質」、「覺得媽媽偏心」、「做家事」、「休閒交友」、「成績課業」、「生活習慣與規範」、「財物使用」。 3.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強度達顯著差異,其生氣強度依序為:「媽媽誤會我」、「母親個人特質」、「覺得媽媽偏心」、「休閒交友」、「做家事」、「生活習慣與規範」、「成績課業」、「財物使用」。 4.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持續度達顯著差異,其生氣持續度依序為:「媽媽誤會我」、「休閒交友」、「母親個人特質」、「覺得媽媽偏心」、「成績課業」、「生活習慣與規範」、「做家事」、「財物使用」。 5.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激起狀態達顯著差異,其生氣激起狀態依序為:「媽媽誤會我」、「母親個人特質」、「休閒交友」、「做家事」、「生活習慣與規範」、「覺得媽媽偏心」、「成績課業」、「財物使用」。 6.a.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之生氣表達有顯著差異,其生氣表達依序為:「媽媽誤會我」、「覺得媽媽偏心」、「母親個人特質」、「休閒交友」、「做家事」、「成績課業」、「生活習慣與規範」、「財物使用」。 b.國中生的生氣表達方式之間達顯著差異,常使用之表達方式依序為;「控制生氣」、「以語言表達生氣」、「將生氣放在心中不表達出來」、「以間接方式表達生氣」、「以動作表達生氣」。 7.國中生在不同生氣心身反應之間有顯著差異,其平均數依序是;「覺得憤恨」、「覺得難過或憂鬱」、「覺得想哭」、「覺得挫折」、「覺得全身繃的緊緊的或擔心」、「覺得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覺得無助」、「覺得緊張或不安」、「胃口不好,吃不下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覺得頭痛」。 本研究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建議: 1. 本研究主張國中生與父親、母親存在不同生氣前置事件與生氣反應,在研究方法上應分別加以探討,結果發現各個變項之間的確存在顯著差異,顯見此研究方向與方法確能有助於瞭解國中生對父母生氣之反應,未來研究應可繼續朝此方向進行。 2. 本研究發現國中生與母親感情顯著較父親為佳,但結果顯示國中生對母親的生氣顯著較父親為高。此種情形可能與母親在傳統上被賦予較多的管教任務有關,似乎父母在親職任務上的負擔對親子互動有正向與負向的衝突互動。根據本研究之結果進行討論後,將可提供親職教育與國中生輔導工作之參考。

並列摘要


This research studies on the anger events and anger reactions tho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their parents. The pilot indicates that the most anger antecedents in the family are conflict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father/mother. The research breaks the way that converge subjects’ feeling toward their parents and refine on the anger antecedents and anger reactions toward father and mother, separately. Also, indicate the anger antecedents that juniors toward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juniors’ anger reactions in anger events that mentioned before. At first, we use open-ended questionnaires and Lee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 to see the anger antecedents and anger reactions that juniors toward father/mother, separately in pilot study (N = 99). According to the pilot study, we design “Junior high school parents-child conflict anger-arousal and anger-expression invento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anger psychological-physical reaction inventory”. In formal study (N = 658 ), we use these inventories to see the anger antecedents frequency, anger frequency, anger-arousal status (both anger strength and anger endurance are included), anger expression, and anger psychological-physical reaction that juniors toward father and mother in different anger antecedents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anger-arousal status and anger psychological-physical reaction. We found the anger antecedents frequency that juniors toward their father are life habits and rules, house affairs, grades, making friends, father misunderstood, father’s personal trait, feel father unfair and the use of money. And the anger antecedents frequency that juniors toward their mother are house affairs, life habits and rules, grades, making friends, mother’s personal trait, feel mother unfair, mother misunderstood and the use of money. The research mainly shows that the anger antecedents and anger reactions juniors toward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ex and grad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ws no difference. We also found juniors have mentally depress and anxious, headache, low appetitive and cry in physical when they angry toward their parents.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juniors show more affection to their mother than father, but feel angrily to their mother than father. It is possible that mother has more dut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and parents shows interaction in their parental behavior and patents-child interaction no matter positive or negative.

參考文獻


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利翠珊(民88)。「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林昭溶(民87)。「國中生親子衝突歷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秀蘭(民88)。「大學生知覺父母權威性與其生氣歷程、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光輝(民88)。「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41-82。

被引用紀錄


江姿穎(2009)。生氣情緒歷程與反社會行為的關連性—以青少年與非行少年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1026
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35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