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81.166
  • 學位論文

羈縻與條約:以台灣樟腦糾紛為例(1867-1870)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860年代天津條約將台灣正式納入條約體制中,涉外糾紛隨著各國勢力進入台灣而逐漸增加。台灣由於盛產樟腦,外商紛紛競逐,使得台灣軍工廠制度和山林政策受到挑戰。條約所保障自由貿易原則與地方社會秩序產生衝突,成為中英發生1868年樟腦糾紛之背景。英國為使台灣地方政府遵守條約,一方面採取合作政策,一方面運用砲艦外交進行交涉。然而,英國領事以國際法源則為前提的交涉手段,卻在台灣官員以道德原則進行「守約」交涉的情況下,因雙方認知差異導致軍事衝突,是為安平事件。事後在追究這場中英衝突責任的過程中,不但未使真相大白,中國還採取更為強勢「守約」態度進行交涉。英國領事透過交涉所取得的樟腦章程,也並未成功地保障自由貿易原則,而只是將樟腦糾紛之特徵整編制度化,埋下日後糾紛不斷的種子。

參考文獻


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2002年。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淡新檔案. 第一編 行政》,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5年。
孔飛力(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5年。
李其霖,〈清代台灣之軍工船廠與軍工匠〉,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被引用紀錄


林紋沛(2016)。清末至日治初期來臺西方人建構的臺灣知識──以李仙得與達飛聲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307
賴玉玲(2011)。國家與邊區社會的治理:以中北部臺灣金廣福、廣泰成墾號為考察中心(1834-1920)〔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339
莊勝全(2009)。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3030
楊騏駿(2012)。日治前期臺灣樟腦業的發展-以產銷為中心的觀察(1895-1918)〔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4072012165413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