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29.100
  • 學位論文

才的詮釋與惡的定位 : 以孟子與宋明清諸儒的見解為討論重點

指導教授 : 黃瑩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的成果,主要在梳理「才」概念於宋、明、清三代儒者的闡述下,具有何種內涵的轉變。由各家詮釋的異同,亦可窺見其人對《孟子》的理解,以及「才」概念的演變脈絡。就「才」概念的資料來看,宋、明、清三代相關的論述,散見於各書,或條例,或單章,並未統整,歷來學界少有注意。本論文則盡力搜羅整理,辨析其義,比對異同,冀對學界研究有補足之裨益。本論文亦針對朱子的詮釋,呈現箇中的義理內涵,對學界或有助益。再者,針對朱子「才」義的詮釋,本文有不同於前輩研究者的理解向度,以此提出若干思考,就教於學者方家。復次,就「才」概念在儒家成聖之學的演變歷程來看,孟子首揭「才」的道德意涵,以「良能」義視之,而橫渠、伊川則將「才」與理氣論連結,甚至將「才」與「惡」根源視同。朱子則牽合孟子與伊川之說,提出另一種詮釋,保住「才」的道德實踐意涵,又將「才」與理氣論相連結。 朱子認為,這種詮釋一方面申明孟子「性才皆善」的思維,另一方面又補足孟子「不知氣稟之雜」的疏漏處。由孟子原義考察,橫渠、伊川、朱子的理解,乃是悖離孟子。然而,三者之說實屬新的詮釋,此詮釋與時代的思潮及現實的感受有關。受到佛老之說盛行的影響,宋代儒者在儒學理論的建構上,相當關注內在心性與形上道體的通貫、體證,而橫渠「氣質之性」,以及伊川、朱子對「氣質」的探析,便呈顯出三人對「人之現實存在」的重視,且企圖以踏實踐履對抗佛老玄虛高論。在他們看來,孟子雖言「性善」,對「惡」的來源卻論述甚少,唯有針對「惡」根源詳加分析,關注形下「氣質」的部份,方能對「人未能成聖」的現實困境有所回應,並體會儒家不同於異端之「實處」。 如同朱子所言,孟子論「才」非誤,只是太「疏」,伊川以氣論「才」,便是顧及現實上「才有盡與不盡」的情況。朱子雖肯認程說較密,卻未敢輕詆先聖之見,造成明合二說,暗偏伊川的現象。不過,朱子的詮釋,雖與孟、程皆有差別,亦可視作是他的新詮,既保住「才」的成德效力,又藉由「才出於氣」的歸屬,呼應伊川對「氣稟之雜」的正視。在「才」概念的詮釋演變上,朱子的論述,實是開出一迥異於前人的新義。 到了明代,涇陽見陽明後學之弊,欲用朱學矯正王學,此種思維亦反映在對「才」的詮釋上。涇陽以「良知」統攝「才」,又將「才」中介於體用之間,乃是成德之力,這種理解即朱子與陽明之說的調和。涇陽非是一味地宗朱,他察覺朱子詮釋所遭遇的理論困境,而藉由陽明的詮釋來解決,將「才」歸屬於「良知」之中,自然具有成聖助善的必然性。至於清儒,面對明朝之衰亡,亟欲提倡一種重事功的實學,關注點由形上世界,拉至形下世界,不再高懸一「天理」或「天地之性」。不同之處在於,宋儒對形下的關注,偏重在「氣稟之雜」所帶來的「惡」,清儒則將「惡」根源推至人身之外,肯認人身之無「惡」,故「性」、「才」、「情」、「欲」皆是善。正因為重事功,清儒論「才」,不但是成德之能,更要推擴為事功才幹。此一實學思維,反映出對空談誤國的警惕,以及宋明儒學末流「以理殺人」的弊端,從諸儒對「才」的詮釋,對「氣質」的論述,皆可看出他們與前人思維的不同。由諸位儒者對「才」的詮釋,亦可以窺見他們對儒學義理的吸納與詮釋、對前人學說的理解,以及與當代思潮相對話的軌跡。 宋、明、清三代的儒者,對「才」的詮釋皆有其特殊性,原因有三:一是對前代學說的理解,二是對當代思潮的反映,三是為了解決前人的理論困境。於是,便造成對同一概念的詮釋,產生承繼與新詮的不同。以孟子原義繩之,某些說法固然是歧出,不過,由個人的理解向度、著眼點與當代思潮的影響等因素觀之,卻是一種嶄新的風貌,而對儒家心性之學的內涵,帶來更豐富而多元的義理面向與詮釋視野。

關鍵字

孟子 宋儒 明儒 清儒

參考文獻


王支洪:1984年,《孟學的現代意義》,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方立天:1995年,《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冊,臺北:紅葉文化。
古清美:1990年,《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8年,《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
余英時:2003年,《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冊,

被引用紀錄


程筠琪(2008)。儒學,公民,與道德教育:以孟子,康德,亞里斯多德的對比展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154942
李啟嘉(2010)。唐甄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00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