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1630─1704),為清初思想家,出生於四川達州,而長年羈旅於吳市。曾短期居官,因故去職後,仍積極尋求在政治上見用的機會,晚年以後生活窮愁潦倒,因而對於清初的民生現實,有極為深刻的親身體驗。 目前多數對唐甄的研究,多數集中在其事功思想上,如批判傳統君權制度,重視女子人權,以及富民的主張。由於唐甄出身於中層的士人階層,加上生活困頓,並無明確的師承關係,與主流的學術群體亦少來往,因此歷來對其思想淵源,多僅泛泛而論。正因如此,許多研究者認為唐甄思想不受傳統所約束,卻也缺乏較宏大完整的體系。 唐甄思想可謂以陽明學「致良知」的觀念為其重要基礎,本研究期待深入了解唐甄思想與孟子、王陽明之間較為清晰的傳承關係,以求全面了解其心性論及修養工夫論的內涵。此外希望探索在儒學「萬物一體」的傳統下,唐甄如何建立其事功思想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