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20.133
  • 學位論文

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

指導教授 : 朱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靖難戰爭後,明成祖掌握了歷史的解釋權,嘗試將「過去」形塑為能支持其政權合法性的樣貌。但日後相關記憶的發展走向,卻使其成為政治力量操控集體記憶的一個失敗例證。這不僅是因為儒家忠君思想在明代被以空前的力度強調,當時政治、社會與文化等層面,也都存在支持原有記憶存續,甚至創造新記憶的機制。   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主要是由官方論述和民間記憶,在彼此競爭又相互影響的互動中形成,其發展又涉及靖難戰後朝廷的相關寬赦、弛禁與崇陞。文人群體──特別是南方文人──掌握了許多延續該段歷史記憶之媒介的生產與運作,使相關記憶在形塑過程中,有不少與文人文化結合的情況。建文諸臣的忠烈事蹟、建文帝的出亡傳說,是此類記憶中最受矚目且最豐富的。前者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諸臣原鄉標榜故里人物的需求,以及士人激發忠義、裨益世教的願望;後者則反映了明人面對殘酷的歷史發展和不完全的政治弛禁,渴望替建文帝討回公道的心態。然而永樂一系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以及明人對成祖的尊崇,又與懷念建文政權、認同建文君臣的記憶與情感有所衝突。為了消除此類衝突、撫平歷史傷痕和促進政治弛禁,調和成祖與建文君臣的論述也應運而生,構成明代建文朝歷史記憶最重要的特色。

關鍵字

建文 靖難 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


[明]李贄,《續藏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9),頁1-85。

被引用紀錄


鄭淇丰(2016)。從《詠懷古跡》、《板橋雜記》論余懷的金陵記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86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