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244.228
  • 學位論文

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例

指導教授 : 陳政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以橫斷性調查研究法,分析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全體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方式,選擇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國中部全體及高中部一、二年級學生746人為樣本。研究結果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家庭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每週零用錢以101-500元最多,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大多數在距離住家走路5分鐘內即有販賣含糖飲料商店,而自覺體型為標準者較多,根據研究對象之身高與體重所得之BMI值屬肥胖者佔14%。研究對象之含糖飲料知識頗高,含糖飲料結果期望為中等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頗佳,飲用含糖飲料的社會支持尚屬中等;研究對象含糖飲料一週的平均飲用量為3342㏄,飲用總熱量平均為1370大卡。 二、研究對象中男生飲用含糖飲料的知識、結果期望及社會支持較女生低。另外,國中部學生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較高中部學生低,結果期望較高。中或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及社會支持均比低社經地位者高。每週零用錢少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及拒絕飲用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比零用錢多者高。自覺體型標準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高於自覺體型瘦者;自覺體型胖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高於自覺體型瘦者。 三、研究對象之性別、學習階段、每週零用錢、自覺體型、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等六項能有效預測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其中可解釋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罐數之總變異量的17%;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熱量之總變異量的13%),且以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的解釋力最大。 四、性別、學習階段、家庭社經地位、每週零用錢、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之肥胖,其中以性別、學習階段、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熱量最能有意義的預測其肥胖,且以學習階段對肥胖的影響最大。男性、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愈多者,愈會傾向肥胖。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家庭和後續研究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有關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其與肥胖關係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症。當代醫學,30(9),767-776。
田金瓶、林阿洋(1997)。市售飲料中含糖量及甘味料之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15,197-204。
行政院衛生署(2005)。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
李蘭、潘文涵、陳重弘、李燕鳴(1994)。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國中新生的肥胖盛行調查―不同篩選指標的比較。中華衛誌,13(1),11-19。
林佳蓉、曾明淑、高美丁、葉文婷、潘文涵(1999)。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1993-1996-台灣地區四至十二歲兒童飲食習慣調查。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24(1),81-97。

被引用紀錄


曾健維(2015)。蘋果苦瓜果肉水萃取物改善高油脂飲食所誘導大鼠肥胖症〔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4/CSMU.2015.00043
王孟茜(2014)。埔里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早餐飲食現況調查〔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4/CSMU.2014.00181
朱淑樺(2009)。探討影響青少年購買飲料從眾行為之研究:以高高屏高中職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5/NKUHT.2009.00020
吳鈞鵬(2013)。含糖飲料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對品牌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國中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3.00247
黃羽彤(2015)。有氧運動與營養教育介入對大學過重女學生減重及體適能之影響〔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3/ISU.2015.0037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