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61.246
  • 學位論文

臺灣氣候分類與山地氣候之研究

指導教授 : 丘逸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更新前人對於台灣氣候區劃及山地氣候之研究結果,以現有較多且觀測年代較完整的氣候資料,透過世界氣候分類法-柯本與桑士偉法,劃分出台灣的氣候類型,並經由山地氣候帶與垂直植被帶的比對、北中南東四區四季的山坡氣溫直減率趨勢,提供環境與生物間關係之研究基礎,以及山區土地利用評估規劃之參考。 研究發現,台灣以柯本法可分出十三類,其中以溫帶濕潤(C)氣候的分佈最廣,而無乾燥(B)及寒帶(D)兩類氣候。各氣候帶的南北分界大致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台灣高山應有高山苔原氣候(GET),並由3300公尺以上的部分地區,最暖月月均溫低於10℃,最冷月月均溫大於0℃之實際狀況,得知極地苔原與亞熱帶高山苔原的氣候情形並不盡相同,說明了緯度與高度兩者並不能完全類比。 以桑士偉法的有效溫度指數可分出六種溫度帶,苔原(D′)與冰漠(E′)氣候不見於台灣,溫度帶界線愈往南愈往高海拔移動。根據全台缺水量、缺水月個數、各月缺水量以及全台剩水量分布圖可以推估全台的乾濕分布。以年水份收支來看,可分出四種乾濕氣候類型,其中彰化、雲林沿海一帶,是唯一的淨缺水區域。結合溫度帶與乾濕氣候帶的分布,可劃分出十二種氣候類型。以桑士偉法台灣的氣候分類與實際的氣候情形相較,除熱帶外,其餘溫度帶與乾濕氣候帶的分布大致符合台灣的氣候狀況。 山地氣候部份,對照垂直植被與氣候帶兩者的海拔高度發現桑士偉法較柯本法的符合度高。另由四季氣溫與海拔高度關係在四區的趨勢線得知,全台山區氣溫直減率大致每上升100公尺,氣溫降低0.428~0.614℃。其最大值出現在東區的夏季,最小值出現在中區的冬季。四區的直減率均以夏季為最大,北區及東區以春季的直減率最小,而中、南區則以冬季的直減率最小。

參考文獻


邱祈榮、梁玉琦、賴彥任、黃名媛(2004),臺灣地區氣候分區與應用之研究,臺灣地理資訊學刊1:41-62。
蔣丙然(1954),台灣氣候誌,台灣研究叢刊第26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220頁。
吳明進、陳幼麟(1993),台灣的氣候分區,大氣科學21(1):55-66。
邱清安(2006),應用氣候生態指標預測台灣潛在自然植群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Russell, R. J. (1931):Dry Climates of the United Stated, Univ. Cal. Publ. Geogr. 5:1-41.

被引用紀錄


徐健榮(2014)。合歡山地區臺灣冷杉枯立木空間分布型態與枯死之影響因素〔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4.00240
汪辰寧(2013)。武陵地區黃魚鴞(Ketupa flavipes)育雛食性及活動模式〔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3.00002
林宜徵(2011)。應用MODIS衛星資料推估地表土壤含水量〔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209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