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76.136
  • 學位論文

杜知耕及其《幾何論約》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洪萬生博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清初算學家杜知耕,數學上「會通中西」的要角之一。他身處在中學式微、西學東傳的時代背景下。他以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為基礎,用圖文並列之方式說明刪削的原理,作成《幾何論約》一書。本文透過對杜知耕生平、學習情形的研究,及對《幾何論約》文本題目的分析,試著勾勒出清初「會通中西」算學家研究的風貌,並找出《幾何原本》的內容及公理化思想,與《幾何論約》一書的關聯性。 最後,本論文將對杜知耕及其算學著作《幾何論約》作全面的分析與研究,期能給杜知耕在中算的發展中一個歷史定位。另外,我們也探討杜知耕為何要做此刪修,以及刪修的標準為何,並作深入的解析。 綜觀《幾何論約》這本著述,筆者所得即是:只要能夠直觀由圖形之觀察便能知命題者,「解曰」及「論約」便捨去,只留命題。若是圖形只須配合一些解釋便能使人清楚明瞭者,便保留「解曰」,刪除「論約」。若是命題本身尚須理論基礎、或是探討之命題較艱深難懂,則「解曰」及「論約」就保留或是只作刪減。關鍵字:幾何原本(The Elements)、杜知耕(Du Zhigeng)。

關鍵字

幾何原本 杜知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The Elements Du Zhigeng

參考文獻


彭良禎,《《幾何要法》的算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清揚,《中國1368~1806年間的勾股述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敏晧,《《同文算指》之內容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程和欽,《清代算學家杜知耕及其《數學鑰》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玉星,《清代算學家方中通及其算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