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39.178
  • 學位論文

從生命教育的觀點論沈石溪的動物小說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面對科技高度發展與社會變遷的強烈衝擊,傳統的價值觀正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挑戰與考驗。因此,整個社會體制在不斷追求卓越的聲浪中,同時隱藏了許多危機,而使得兒童在這個多彩繽紛的年代中,逐漸忽略了對「人」的熱情與關懷。彷彿除了追求物質享受和「速食文化」之外,在生活中沒有更高的目標和理想。許多人喪失內心的喜樂、社會的關懷,面對未來沒有憧憬。 「生命教育」提供青少年一個思考的機會,讓孩子不要只有讀書與考試,還會思考。現今青少年讀物發展蓬勃,非但題材涵蓋各個領域,而且教育性、文學性、創意性及美感兼具的作品為數不少,是生命教育教材極佳的選擇。如能透過閱讀、討論、寫作,甚至表演等多元教學活動,讓青少年接觸瞭解自我、關懷他人與生態、死亡教育等議題,除能激盪他們的思考能力,並強化其同理他人的覺知外,也使其瞭解人類的多元面向,並進而思索、找尋自己的定位。沈石溪的作品是一個有利的媒介,趣味性與知識性兼俱,此外,還有深刻的人我互動,道德倫理蘊含其中。青少年可藉此豐富自己的生命經歷,以減少挫折感與無助感,反思自己的人生經驗,誠如沈石溪在《成丁禮》自序說道:「年輕時吃一點苦,遭一點罪,並非是壞事。人是一種可塑性很強的動物,生命具有很大的彈性,增加一點生存壓力,適當冒點風險,不至於就會把一個人擊倒擊垮,恰恰相反,會使人變得堅強勇敢,變得成熟有用。」 又說「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彈性,人的命運有無限的可塑性;只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奮鬥,去競爭,去拚搏,任何貌似強大的都能被壓垮。」

關鍵字

生命教育 沈石溪 動物小說

參考文獻


1、 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life.edu.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
孫筱娟〈沈石溪動物小說寫作風格賞析〉,《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卷3期,2000年3月,頁71~80
黃德祥〈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林思伶主編,台北:寰宇出版公司,初版,2000年11月,頁247~248
鄭崇趁〈建構生命願景,彩繪亮麗人生──談青少年的志業與工作世界〉,《教育資料集刊》39期, 2001年3月,頁18~20
陳思愉《當代少年小說研究--以李潼、沈石溪、曹文軒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