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83.150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選擇管家琪1991年至2008年的童話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藉由整體性、系統性的研究分析,對管家琪童話中的自我概念書寫,作一更完整的論述。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文獻探討及詞義介定等,並對作家管家琪作一簡單介紹。第二章主要探討台灣童話內容類型的遞嬗,一共分成三小節,從仿古型童話到教化型童話及顛覆型童話,略可看出台灣童話主題的演變脈絡,進而從這個演變的脈絡中,理解管家琪在整個台灣童話發展的重要地位。第三章則先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探討精神分析理論、認知發展理論、社會心理學理論下的自我概念,藉此能夠更準定的理解童話故事中所隱喻的現代心理學的概念。第二節再將童話與心理學概念作一繫聯,論述東西方著名童話作品中自我概念的呈現與變形。 第四章與第五章為本篇研究的重點,深入探討管家琪童話中自我概念的書寫意涵。第四章將焦點放在童話故事中,兒童自身自我概念建立的過程。當然,這個建立的過程是管家琪的視野下所理解的過程,在她的觀照與解讀下,也許會有別於其他童話家的概念。然而,透過管家琪所包裝的故事,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童話本身對兒童成長所寓意的方向與引導。第五章則從家庭、同儕及成人世界的觀點,剖析童話中兒童如何藉由人我互動建立自我概念。管家琪童話頗多人際互動的對話與衝突,透過各種人際的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管家琪童話中的兒童心理變化。第六章則從藝術分析的角度切入,探討自我概念型童話的情節安排與人物塑造,在這一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管家琪設定了幾種樣板形人物,做為某些理念的象徵。第七章為結論,總結整體研究成果,探討管家琪自我概念書寫的價值與影響。

關鍵字

管家琪 童話 自我概念

參考文獻


19.洪志明等:《彩繪兒童又十年》(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5月)。
1.王林:〈論童話文學的奇幻美〉,《兒童文學學刊》第六期(台北:國立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2001年)。
12.徐守濤:〈從張水金先生「無花城的春天」談童話的創作〉,《兒童文學學刊》第二期(台北:天衛文化,1999年)。
26.蔡青青:〈自尊的概念〉,《護理雜誌》第43卷第1期(台北:台灣護理學會,1996年)。
29.魏綵思、魏麗敏:〈台灣中部地區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之影響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台中:台中教育大學,2005年)。

被引用紀錄


洪智賢(2013)。國民小學學童健康體適能、自我概念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 以桃園縣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3.001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