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3.140
  • 學位論文

主旨安置於篇外的謀篇形式析論-以《唐詩三百首》為研究範疇

指導教授 : 陳滿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當讀者在賞析文學作品時,主旨的把握是相當重要的。這攸關賞析的方向是否正確,對作者欲表達的核心情理是否明瞭或產生誤解。若不能掌握作品的核心,探討其主旨,對於作品的賞析,便只是在外圍打轉,既無法深入人心,更辜負了作品的美好。故找出掌握主旨的方法,使就顯得格外可貴。掌握主旨,便要從材料下手,分析辭章所運用的事材、物材,及材料的組合形式,進而探討作者創作的心理基礎,從而感受作品帶來的美感效果。本論文討論《唐詩三百首》中,主旨安置於篇外之作品所運用之材料及其組合形式,得知作者在「聯想的心理機制」、「簡化的心理基礎」、「異質同構」、「格式塔質」的產生等,上述心理基礎之下,創作出主旨安置於篇外之詩篇。而此類的作品,具有「含蓄」及「和諧」的美感效果。

關鍵字

主旨 唐詩三百首

參考文獻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民63】5月四版)
黃淑貞《辭章章法四大律研究》(臺北:文津圖書公司,2007年【民96】初版)
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民90】2月)
江錦玨《古典詩詞義旨教學之研究──以高中一綱多本國文教材為例》(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民89】6月)
陳靖婷《辭章篇旨教學研究─以高中一綱多本散文小說選文為例》(國立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民95】6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