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讀者在賞析文學作品時,主旨的把握是相當重要的。這攸關賞析的方向是否正確,對作者欲表達的核心情理是否明瞭或產生誤解。若不能掌握作品的核心,探討其主旨,對於作品的賞析,便只是在外圍打轉,既無法深入人心,更辜負了作品的美好。故找出掌握主旨的方法,使就顯得格外可貴。掌握主旨,便要從材料下手,分析辭章所運用的事材、物材,及材料的組合形式,進而探討作者創作的心理基礎,從而感受作品帶來的美感效果。本論文討論《唐詩三百首》中,主旨安置於篇外之作品所運用之材料及其組合形式,得知作者在「聯想的心理機制」、「簡化的心理基礎」、「異質同構」、「格式塔質」的產生等,上述心理基礎之下,創作出主旨安置於篇外之詩篇。而此類的作品,具有「含蓄」及「和諧」的美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