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217.134
  • 學位論文

趙羲純《算學拾遺》之內容分析

指導教授 : 洪萬生 陳創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近年來韓國人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在尋求國家的象徵時,也讓原本鮮少為人注意的韓國算學成為新的討論議題,本研究重點在於探求朝鮮在以中國為宗主國的前提下,如何展現其獨特的風貌。      《算學拾遺》是朝鮮時代趙羲純所撰寫,後由南秉吉於1869年為該書作序而成,全書共有七十五頁,分成〈勾股補遺〉、〈正弧约法〉、〈斜弧指歸〉、〈弧三角用對數算〉、〈八線相當〉、〈弦矢捷法〉、〈四之算略〉等七個部分,分別對《數理精蘊》、《歷象考成》、《測量全義》、《四元玉鑒》等書進行補遺,篇幅雖不甚多,但內容相當豐富。   概括《算學拾遺》的內容,大致上含有勾股弦和較相求法、球面三角學、四元術等。十七世紀西學東漸後,三角學傳入中國,並急速發展,連帶影響朝鮮原有的球面三角知識,趙羲純在這個背景下,寫下了一系列有關球面三角學的補遺。而相對於明、清天元術的失傳,在〈四之算略〉中,無論對於列式或四元求解趙羲純都展現出純熟的運算能力。   相較於朝鮮當時的算書,趙羲純的《算學拾遺》不但開啟了朝鮮球面三角的研究,也是第一本提及對數的數學著作,總之,趙羲純對於數學概念、解題過程的創新,呈現出朝鮮算學家的自主性與專業素養。

關鍵字

趙羲純 勾股 球面三角 四元術 算學拾遺

參考文獻


4.洪萬生,〈《無異解》中的三個初探:一個HPM的觀點〉,《科學教育學刊》第八卷第三期,頁215-224,2000年。
2.葉吉海,《李朝世宗時期的朝鮮算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王連發,《明代顧應祥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4.阮錫琦,《清代徐有壬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5.黃清揚,《中國1368-1806年間勾股術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