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93.159
  • 學位論文

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的生活空間研究:以基隆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成員為例

指導教授 : 汪明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本研究理論,援用女性主義地理學,採用「社會關係會影響、作用於空間關係之上,而空間關係同時又成為社會關係的一種表徵」的空間論點;以及社會地理學探討女性外籍配偶如何使用空間的形態以及形塑與改變這種型態的社會過程;探討女性外籍配偶的生活空間與社會關係並進而呈現她們的家庭及社會生活空間。 本研究對象是以基隆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的學員為主,並以滾雪球的方式增加了來台灣已二十七年的印尼籍一位、考慮結束婚姻生活的柬埔寨籍一位,以使受訪樣本所涵蓋的變異數較大。故本研究是以接受基本資料調查的五十六名受訪者中選取原國籍為越南者五名、印尼三名、柬埔寨兩名、菲律賓、泰國、緬甸各一名;並配合外籍配偶為華僑或非華僑的身份、在原鄉社經地位及教育程度、先生在台灣的社經地位、來台時間的長短、小孩及工作的有無、國語聽說能力尚可的女性外籍配偶為本研究對象;本文之目的是企圖以少數樣本的深入訪談方式,希望能夠獲得豐富和深刻的女性外籍配偶之生活空間資料加以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在原鄉的生活背景及其夫家的社經地位與家庭關係會影響她們在台灣的家庭及社會生活空間,而她們活動空間的大小、自主性與先生、夫家對女性外籍配偶的態度、雙方的婚姻權力關係、女性外籍配偶所具備的交通移動能力、從事職業的性質而在台灣呈現不一樣的生活空間。但是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的生活空間亦受到台灣政策及法令的影響,政策及法令決定了她們在台灣的居留及歸化。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措施以及外籍配偶輔導基金的專款補助,增加了屬於外籍配偶的相關活動。而各種相關措施的實施能增進她們的中文能力及就業機會。總而言之,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其空間活動及範圍被侷限的程度與其跨國籍、種族、階級、宗教和所受到之性別角色認同程度差異有關。 關鍵字:東南亞、基隆市、女性外籍配偶、生活空間、生活適應

參考文獻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限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國科會東亞區域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333-367。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期刊,48期,169-218頁。

被引用紀錄


江喬瑛(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補校新住民識字學習障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7.00327
陳慧珍(2010)。新移民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 -以桃園縣新移民學習中心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000244
邱湘懿(2009)。國民小學校長新移民教育領導之實踐〔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0372
胡瑋庭(2014)。休閒體驗在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中的角色〔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7/NFU.2014.00174
李錦芳(2012)。越籍新移民女性作月子文化飲食調適研究 ─ 以高雄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5/NKUHT.2012.0006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