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8.247
  • 學位論文

魏晉到盛唐時期建安風骨論的形成與嬗變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建安風骨」的論題經過歷來學者不斷地研究與開發後,一方面得到大量值得肯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使此一領域的研究空間日漸縮小,於是近年的相關研究數量銳減。但這並不表示「建安風骨」的相關問題已經獲得徹底的解決,因此,本論文即以「魏晉到盛唐時期建安風骨論的形成與嬗變」作為研究主題,希望奠基於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對此論題進行檢視與開發。 就「建安風骨」的內涵而言,由於「風骨」理論成於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所以歷來探究「建安風骨」的理論內涵皆由此書說起。然而「建安」之所以能和「風骨」論緊密結合,必然與「風骨」論的生成機制有關。因此,第二章即對「風骨」理論進行溯源,探究「人物風骨論」到「文學風骨論」的發展過程。沿著此一路徑,即人物論、文氣論,以及緣情論,從中追溯劉勰「風骨」論的形成,以及「建安」與「風骨」在魏晉的社會背景和學術思潮的發展下,如何產生結合的契機。沿著三大理論的發展,可以看出身為主體的「人」,與涵茹於主體中的「氣」與「情」,還有表現「情」的文藝形式,這之間有一連串的相互影響,促成劉勰「風骨」論的產生,而這些特質的生成背景和美學特色,又和建安的時代、作家及作品息息相關,由此說明劉勰的「風骨」論不能脫離「建安」而獨自立說,也預示「建安風骨」的產生在建安時期就已開始,而在「風骨」理論成熟後,正式踏上文學批評的舞台,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 第三章從劉勰《文心雕龍》的「風骨」論,看「建安風骨」在理論方面的建構,再結合劉勰對建安文學的評論,分析「建安」與「風骨」結合為「建安風骨」的原因。接著探究鍾嶸《詩品》的「建安風力」論,鍾嶸總結建安時期五言詩的創作經驗,提出「建安風力」的指標,為後人實踐「建安風骨」樹立了典範,影響後代批評者以「建安風骨」作為批評的標準。經由對劉勰「風骨」論與「建安」論,以及鍾嶸的「建安風力」論,進行釋義與比較後,可以歸結「建安風骨」典範的形成,在理論方面是由劉勰的「風骨」論和鍾嶸的「風力」論來建構,在詩人主體精神和情感方面,則是主要由劉勰的「建安」論和鍾嶸的「骨氣」說來充實,至於在美學表現上則是兼融了劉勰的「風骨」論、「建安」論,以及鍾嶸的「風力」論,由此各方面的融合組構,「建安風骨」的典範於焉建立,成為文學批評史上歷久彌新的精神指標。 第四章承第三章劉勰和鍾嶸對「建安風骨」美學特質的闡釋,進而回到建安時期,從不同階段的人文和詩歌發展,結合建安的作家及作品對理論進行深入的檢視,說明具有何種美學特質的詩作才能代表「建安風骨」,還有能表現「建安風骨」特質的建安作家有誰,融匯不同階段的發展和美學特質,成為後人所高揚的「建安風骨」典範。在對建安時期的「建安風骨」進行探究後,可以發現「建安風骨」的形成是有歷程性的,其美學風貌隨著人文嬗變和藝術技巧的演進而有不同的展現。不論是處於社會戰亂的憂憫詩人,或是發自飲酒遊宴的鄴中新聲,又或是低迴淒婉的心靈悲歌,都與「建安風骨」的產生息息相關,他們的詩風時而質樸雄恣,時而清新華麗,更有骨采並贍,都是「建安風骨」「情」、「氣」、「力」的美學展現。由此可知,「建安風骨」是不能限於特定題材、風格,或是詩人,也證明「建安風骨」是在眾多建安文人的共同創作下,所成就的多采多姿的文壇盛景。 因為理論概念本身會隨著社會生活、文藝思想,以及反映對象的不同,而有所發展及改變,不釐清這些概念的差異,就無法呈顯「建安風骨」的流動性和生命力。因此,第五章要討論初盛唐時期的文人對「建安風骨」的回歸與創新。此時期主要有陳子昂提出「漢魏風骨」論作為改革文風的口號,並用自己的詩歌實踐此一主張,只是在當時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李白繼陳子昂之後推崇「建安骨」,並用卓越的詩歌藝術實踐自己的主張。又有殷璠以選詩及論詩的方式提出「建安氣骨」,顯示盛唐詩人對「建安風骨」的繼承,也發展出屬於強盛國勢和蓬勃詩風下的「盛唐風骨」。雖然三者都是重視「建安風骨」典範的論者,但在推崇「風骨」之餘,他們又各自提出了相應的美學規範,如陳子昂的「興寄」說,李白的「貴清真」,還有殷璠的「聲律」與「興象」說,所以他們對「建安風骨」的推崇,不僅僅是回歸,更是一種創新。由陳子昂、李白到殷璠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風骨」的特質逐漸地顯現,也一步步地與其它正在興起的詩歌特質不謀而合,這說明了「建安風骨」在詩歌創作中依然能保有其固有的內涵,但也因為要能展現時代特色並符合時人的審美特質,所以必須有更大的包融性和結合力,進而成為一種內涵更豐富的詩學指標。 第六章是結論,即根據上面各章節的研究和分析,進行總結和比較,並藉此為後來的研究提領出新方向。

關鍵字

建安風骨 建安詩歌 風骨 魏晉南朝 初唐 盛唐

被引用紀錄


張娣明(2008)。魏晉南北朝詩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3079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