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43.184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當代文學家張曉風以獨創的藝術語言體現出散文的辭采之美,本論文即以張曉風的散文修辭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其中運用情形較多且修辭效用較強的「譬喻」來分析其散文之美,藉以瞭解她在散文創作上鍛鍊文字的巧思。全文主要從表意方式、表意內容、美感三大範疇來分析,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以張曉風散文修辭為研究主題的動機,並界定譬喻辭格為研究範圍與以及說明研究方法,接著再作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與探討。第二章「張曉風散文的類型與風格」,探究張曉風的散文整體創作,從文學生命形塑的角度析論其創作歷程,論述其散文作品的類型與風格,以對本論文所要探討的文本有基本的體認。第三章「張曉風散文譬喻修辭之表意方式」,針對譬喻的構成形式分為基本類型與特殊類型這二大類,瞭解她如何運用譬喻三要素的各種組成方式來呈現其文字風貌,並探討譬喻與其他辭格交集的情形,使研究從單一辭格縱深的探析,橫向連繫到其他的相關面向。第四章「張曉風散文譬喻修辭之表意內容」,將文本中的所有譬喻辭例依本體的屬性概分為「人」、「自然」、「物」三大類,再於各類別的譬喻本體下細分其所對應的喻體類別;另探討與「文學」相關內容之譬喻,以呼應她的文學家身分。論述方式為從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關係分析其內涵意義,並探究二者在理性意義上的差距。而從本體和喻體的選擇上可瞭解她對某些主題的特別偏好,同時也可挖掘出她隱藏在作品背後的創作意識與內在思維。第五章「張曉風散文譬喻修辭之美感」,從審美思維的角度來分析其譬喻的文字美感價值,分為「從審美意象談虛實」、「從感覺挪移談通感」、「從奇異變化談創新」這三大討論範疇。首先以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將審美意象結合「虛實」美學概念來分析文本;再針對文本中譬喻運用通感的情形,依不同感官的組合加以分類析論;最後以藝術創新的觀點,分別從形式與內容這二個層面來探究張曉風散文的語言魅力之所在。第六章「結論」,將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作統整說明並梳理要點,映證出張曉風如何藉由譬喻修辭迸發出現代散文的文采光華。

關鍵字

張曉風 現代散文 修辭 譬喻

被引用紀錄


謝貴美(2006)。《孟子》譬喻修辭藝術探賾〔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31296
賴鈺婷(2007)。文學創作意象質形同構類型論—以臺灣當代散文為討論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25845
施淑儀(2009)。《戰國策》譬喻修辭藝術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1708
曾敏媛(2011)。菜根譚譬喻修辭探珠〔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2372

延伸閱讀


  • Lam, K. T. (1994). 趙執信詩論詮釋 [master's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9-1812201200010266
  • 林雪香(2013)。隱地散文的修辭藝術國文天地(333),50-5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159975-201302-201305210013-201305210013-50-59
  • 楊子霈(2004)。張讓散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09374138
  • 鄭如真(2009)。簡媜散文的修辭特色國文天地(292),13-2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159975-200909-201104220022-201104220022-13-21
  • 何佳玲(2013)。張讓散文「作者論」的具體實踐國文天地(333),39-4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159975-201302-201305210013-201305210013-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