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48.119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佛教業論可以說是佛教根本教義之一。因為業論不僅僅是關涉到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及其潛在影響力而已,還包括了對死後的輪迴、現世的苦樂業報的解釋,更由之而衍生出佛教的解脫觀,以及佛教的滅苦道諦。由此可知,業論確實是佛教教義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然此作為佛教主要教義之一的業論思想,並不是起源於佛教,也不是佛教所獨有的思想。若要探究業論思想的源頭,當溯及古印度的《吠陀》、《奧義書》思想。因為,業論思想早在《梨俱婆吠陀》即開始萌芽,之後經過《阿達婆吠陀》的開展使得業論開始趨於成形的階段,之後,到了《奧義書》時代可以說已發展出成熟的業論思想。爾後,除了印度唯物論者之外,此業論思想可說是成為印度各宗教及各哲學學派皆一致認同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阿含經》並非完全承襲《吠陀》、《奧義書》的業論,而是於承襲之餘,多有創新之處,諸如:探究造業的根本原因、不重祭祀、重視意業、以正見為前導、追求現世解脫以及結合緣起與無我,並發展出具體的善惡果報觀等等,這些皆是《吠陀》、《奧義書》業論未曾深論或不曾論及的地方。本論文先是針對《吠陀》、《奧義書》業論的內容進行介紹,之後,再論述《阿含經》的承襲與開展。由於緣起、無我、果報等論題所涉甚廣,所以筆者以單章的形式來處理。

關鍵字

阿含經 吠陀 奧義書 緣起 無我 願力 業力 業論

被引用紀錄


釋融星(2014)。地藏三經中「業」的探討〔碩士論文,法鼓文理學院〕。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19/DILA.2014.00005
釋地印(2012)。以緣起三法印論實相的內涵──以印順法師的思想為主〔碩士論文,法鼓文理學院〕。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19/DILA.2012.00004
陳平坤(2010)。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10181
洪嘉琳(2010)。苦痛之意義及其反思:以《阿含經》與《莊子》為依據之哲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0201
劉凱玲(2009)。萌聲‧複音‧新調-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73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