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213.128
  • 學位論文

《詩經》自然意象之美學觀

指導教授 : 莊耀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詩經》篇章中的自然意象雖然數量龐大,其作用與審美意涵卻少有人論及。其中,不論是男女情愛、對家庭親人的思念、對國家社會的憂慮、對仁人君子的崇敬之情、對自身命運的悲嘆……,凡此種種,都有著自然意象的表演舞台。其原因為何?何以先民們的歌唱與自然事物息息相關?他們與自然相處的情況又是如何?這些疑問都只能從流傳至今的《詩經》文本中去找出答案。因此本文從《詩經》中使用的自然意象進行分析,擇取出具有審美意味的自然意象,並分析其組成方式與情感的關聯,試著瞭解先民們與自然界間關係的改變,以及他們運用自然意象的藝術效果有多少,俾能瞭解《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的源頭,其地位價值與對後世詩歌的啟發。 另外,傳統「賦」、「比」、「興」的角度,不論是在內容上或是實際詩篇分析上都偶有混淆不清的情形;在探討自然意象的審美意蘊時,也試圖以「意象」的角度去概括賦、比、興,為《詩經》的欣賞與分析提供一個新的角度。 全文共分六章,各章重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部分,除了對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作一說明外,並回顧相關研究成果,為本文之研究方式與方法作一清楚的說明。 第二章「自然意象界說」,從四個部分加以探討,首先是「自然作為審美客體」,談自然本身的表現性;其次是「人與自然」,由初民與自然相處的情況談兩者之間的互動,並討論自然審美發生的基礎;第三是對「意象」一詞的溯源、界定與理論確立,從西方與中國兩方面對「意象」的理論表述,界定其內蘊,並肯定中國文化的思維方式便是以意象為基礎,遠比西方來得深厚,並探討歷代對意象的大致看法與理論發展。最後以前文脈絡為基礎,確定「審美意象」之義界,以為本論文分析統計之基礎;肯定「審美意象」是以情景的有機統一為基本結構,《詩經》中的自然意象必須符合此一原則,才能算是審美意象。 第三章「自然意象的統計與美感分析」擬從《詩經》之〈國風〉和〈小雅〉中,統計出富有審美意涵的自然意象,找出其名物出現的次數,並進一步比較自然意象的比例佔總次數之多寡,以見其奧秘。至於自然事物包羅萬象,以下大致分為植物類、鳥獸類、蟲魚類及天象地文類;以同類相從的方式,逐一挑出具有審美意味的意象並逐篇分析之。最後以其出現的次數作比例上的分析,並試探其比例次數高低多寡的原因。 第四章「自然意象的營構與分析」,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從自然意象的內在聯繫看「意」與「象」關係;並從傳統「賦」、「比」、「興」的理論談起,由此基礎將之分為「直接體現意象」與「間接暗示意象」(象徵意象),以實際詩篇的舉例為佐證,肯定此一新的分類方式。另一是從自然意象的外在聯繫分析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組合關係,可區別為承續式組接、疊加式組接、剪接式組接與並列式組接;每一種組合方式均有其表情達意的作用與審美效果,並以實際詩篇的分析證明《詩經》的文學價值。 第五章「自然意象之審美意蘊與文化意義」,擬從「自然意象的審美感受」、「原始宗教與先民習俗的泛化」、「自然美意識的發展歷程」和「中國詩歌中的意識萌芽」四個部分,來看《詩經》的自然審美意象究竟能給人什麼樣的審美感受,以及先民們對「自然」美意識的萌芽至成熟。此外,《詩經》作為現存最早的詩歌,其實已經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深層意識,也可以從其自然意象中略見一二。 第六章,總結全文。

關鍵字

詩經 自然意象 審美 賦比興

參考文獻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 北京:中華書局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編《第一屆經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94.4初版
朱孟庭《詩經重章藝術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碩士論文
吳瓊玫《唐詩魚類意象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黃惠暖《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2003年楊明哲《詩經獸類意象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陳鳳秋(2007)。阮籍詠懷詩鳥與草木意象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25742
余毓敏(2007)。溫庭筠詞閨情意象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33584
謝美瑩(2008)。王維山水詩意象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152433
謝永珍(2008)。詩歌意象教學析論──以現行高中國文課文為考察範圍〔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04748
彭淑玲(2008)。東坡詞風雨意象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1612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