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239.148
  • 學位論文

歐登伯格物體藝術之研究

指導教授 : 王哲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歐登柏格的物體藝術風格極其多變,初期繼承杜比菲和塞利納等人的反文化論述,以歐洲菁英的觀點,透過充滿暴力及頹廢氣息的環境藝術,批判污穢、死氣沈沈的都市生活,並對紐約弱勢族群流露出深切但無奈的關懷。不過這種負面情緒並不持久,藉由精神分析之助,他在原本灰暗的街道上發現充滿生命力的美國式生活,於是開始擁抱庸俗的日用品,加入普普藝術的創作行列。另一方面,來自卡布羅總體藝術觀的創作呼籲,歐登伯格廣泛地利用各種複合媒材,將帕洛克的行動繪畫轉化成三度空間的物體,立體的偶發藝術場景轉化成平面的繪畫結構,並使用棉布帆布和聚乙烯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軟雕塑。物體藝術對他而言,不僅是記錄環境變化的日記,也是進行繪畫與雕塑實驗的素材,更是表達個人想像、哲學觀念、社會批判與宗教思想的工具。本論文嘗試以風格分析法觀察歐登伯格如何在低藝術的偽裝下與藝術傳統接軌,並進行具有創造力的類型學探索。接著依據精神分析學的觀點,討論其欲望的置換與昇華,同時結合古希臘的宇宙論與神話學,揭開他烏托邦式的想像世界。最後,綜合論述歐登伯格在主題、材質、技法與觀念上的深入研究,突顯他在藝術形式上的卓越貢獻。

被引用紀錄


邱雅蕙(2014)。交織的感知〔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4.00102
慕思勉(2016)。展示首爾:語言與空間實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331
郭淑莉(2005)。形色物件的自我情境〔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902200714143900
陸承石(2007)。當代物質美學及個人創作之論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204200815530784
徐玟玲(2012)。以榮格學說探究個體心理功能與多元主體性:解構藝術創作者〔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019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