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0.144
  • 學位論文

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主要探討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語音與語義的結合在起初誠然具有極高的任意性,然而隨後的語義結合、延伸以及抽象化的種種現象皆與人類的認知能力息息相關。我們一方面想探究語言現象背後的認知機制,另一方面希望能將研究成果貢獻於漢語教學上。 正式進入視覺動詞的討論之前,我們先考察語言如何呈現人類的感知經驗。認知心理學的感知研究成果顯示,感知經驗受到兩種作用力的影響:一為資料驅動,二為概念驅動。我們以語言表達感知經驗時,對於這兩種作用力有不同的側重;雖然語言類型迥異,但英語及漢語皆有表達這些不同面向的語言形式。由此可知,語言並非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而是與我們的生活經驗、認知活動密切相關。 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也反映出語言與認知之間的關係。事件類型為語言重現實體世界中各種情境的幾種主要分類,具有跨越語言界限的共性。“look”、「看」在事件類型中同屬「活動」,“see”、「看見」同屬「短暫事件」。因此“look”、「看」的時間結構為可持續、沒有明確的終結點;“see”、「看見」的時間結構為瞬間完成、具有終結點。我們並以實際語料考察這四個動詞與時態的搭配關係。 在語義延伸方面,“see”及「看」皆延伸出「看望」、「確認」語義,可見語義延伸有其共性;然而“see”及「看」的語義延伸也有各自的特性。 在語法化方面,英語的“see”由動詞演變成表原因的連接詞“seeing (that)”,其間歷經了從視覺感知進入心理層面的覺知、判斷,再進一步成為表示採取某種行動前的原因;類似的演變過程在其他語言的視覺動詞中也可以找到例證,而且我們發現漢語的「看」、「看見」在複句中也具有表達原因的功能。“seeing (that)”已經正式成為連接詞中的一員,因此在語法化的程度上,比因果句中的「看」、「看見」來得深。此外,漢語「可見」與其英語對照說法“As we can see”的作用皆為引出推論;「可見」已經成為連詞,因此語法化程度較深。另一個語法化的例子是漢語的「看」演變成帶有嘗試義的語助詞「看」。語助詞「看」由原本視覺動詞語義「觀察」衍生出測試義,接著再延伸出嘗試義,除了語義延伸之外,在詞性上也從主要詞類變成次要詞類。語助詞「看」具有嘗試義,然而其用法受到原本語義的限制,因此使用範圍比「試」來得小許多。 綜上所述,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現象皆能證明,認知在語言形式及抽象化過程中確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後,我們運用前述的研究結論,再加上中介語語料分析及問卷分析的結果,為漢語視覺動詞的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被引用紀錄


徐喜萱(2003)。台灣報章標題隱喻詞彙宏觀分析與外籍生認知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40723
李麗華(2003)。漢語學習者中文態認知實證研究-以動詞『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40716
蕭惠帆(2003)。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40718
趙雅琳(2004)。科學教科書之「主題相關組」結合「體裁」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0323260
歐德芬(2012)。現代漢語多義詞「看」之認知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109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