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8.67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以「李煜詞篇章意象探析」為題,根據《南唐二主詞》所收錄的李煜詞作,透過意象學及章法學的相關理論,對李煜詞的篇章意象作一探析,以求掌握李煜詞作中的意象形成及組織方式,並藉此與其身世遭遇作疊合,了解李煜前、後期詞作中的意象呈現情形。全文共分七章來探討李煜詞的篇章意象。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介紹篇章意象相關的理論基礎,以呈現本論文的基本架構及墊基。 第二章則概述李煜的國家政治與個人經歷、文壇環境與家學淵源,以了解李煜詞的創作背景。 第三章和第四章皆探討李煜詞意象的形成,是關於李煜詞作中的形象思維部分的研究。第三章先針對「意」的形成部分著手,就李煜詞作中的主題和主旨的類別,及其整體意的表現方式,說明其「一意多象」的情形。另再就其意的承繼與創新加以歸納並舉例說明。 第四章是探討李煜詞意象中的「象」的運用,就李煜詞作中所使用到的事材和物材加以說明其「一象多意」的情形。 第五章,是藉陳師滿銘的章法學理論來談李煜詞意象的組織,及其符合章法四大律的情形,藉此章的分析,以涵蓋李煜詞作中的邏輯思維部分。 第六章是結論,將針對本論文各章所探討的部分,再加整理、歸納,以呈現本論文研究的要點,並點出李煜詞作在詞文學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關鍵字

李煜 李後主 篇章 意象 南唐詞 南唐二主

參考文獻


朱德潤著,《存復齋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3月景印初版
陳美雪著,《湯顯祖的戲曲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5月初版
顏智英〈章法結構的「變化律」及其心理基礎〉,《興大人文學報》,36期,2006年3月
尤信雄等著,《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2年6月三版
朱瑞芬,《東坡詞樂器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大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2月

被引用紀錄


謝永珍(2008)。詩歌意象教學析論──以現行高中國文課文為考察範圍〔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204748
蔡幸君(2012)。篇章意象組織論──以古典詩歌為考察範圍〔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1044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