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07.90
  • 學位論文

明清易代才女李因的生命書寫

The Life-writing of Woman Talent Li Yin in the MIng-Qing Dynastic Transition

指導教授 : 林宜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明清易代才女李因從「名伎」到「侍妾」,又得機會隨夫葛徵奇宦遊近十五年,與夫宦遊歸來後,面對國之敗亡、夫之殉死。從「才伎」而「侍妾」到「遺民」到「貞女」(寡婦),自稱未亡人守節四十年。身分轉變的歷時過程中,此間心態的轉折,具體而微地勾勒了時代女子創造自身的文學精神。筆者以李因為研究對象,透過文本看李因何以如此「選擇」,並期盼能為她在女性書寫領域中、甚或是更宏觀的女性文學史中,尋一定位。依據此將本論文以五章進行論述,各章研究內容概述如下:第一章緒論,為陳述論文撰寫的動機與目的,並將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作概括性分析,提出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中尚未關注或仍可深究的論題,並擬定論文的研究方法,以建立李因及其文學生命的研究基礎。第二章明清易代才女的處境,根據相關文史資料對李因所處的晚明時代,探究社會文化進程中,由時代思想所造就的文學環境,當「才」與「女性」有效聯結時,產生如何的文學風景。才女面對改朝換代、天崩地坼的變化,如何選擇?作品中聽見什麼樣的悲歌、哀調,而李因以才伎出身,委身士子,其侍妾的生命軌跡於此同時,成為「寡婦」的那一刻,將書寫如何的人生風景。第三章行旅-李因走出閨門,既是以李因的「生命書寫」為主軸,本章探究則以李因的詩歌文本為主,對照其夫葛徵奇及其人際交誼相互唱和作品,進行李因生命情感創作的探討。第四章哀悼-李因走入寡居,當李因的生命走在明清易代當下,其夫葛徵奇的殉死,這是李因生命中的震撼、遺憾。國破亡、夫殉國後,先提及身為遺民的李因,失去的衝擊撞擊仍然活著的心,寡居生活中的追憶,憶亡夫在時時刻刻,追憶是示現往日的歷史圖像,其間的言說又呈現如何情深,對亡夫對故國。李因的「獨活」意志,深究其中呈現的「孤獨」,對於寡居的選擇是否出自理性的有所堅持,透過詩歌的書寫蘊含李因生命階段中的理解與體悟。第五章結論,彙整各章要點,透顯李因在文學成就與其在文化地圖上的重要意義更為清晰明確。

關鍵字

明清易代 才女 李因 葛徵奇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一、傳統古籍
〔漢〕劉向著,張敬註譯,《列女傳》,臺北市:臺灣商務,1994年。
〔漢〕范曄著,《後漢書》,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清乾隆間1736-1795年。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唐〕房玄齡著,《晉書》,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清乾隆間1736-1795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