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76.130
  • 學位論文

毒癮愛滋收容人生活適應之研究

PRISON ADJUSTMENT OF HIV DRUG ADDICT INMATES

指導教授 : 周愫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鑑於毒癮愛滋問題日益嚴重、矯正機關中毒癮愛滋收容人之比例漸增、愛滋收容人於矯正機關中相對弱勢之地位等因素,引發研究者深入探討毒癮愛滋收容人之生活適應之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毒癮愛滋收容人之基本人口特徵、監所處遇(戒護管理、教化處遇、作業、技訓等)之認同度、獲得之社會支持情形(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監所內之支持)、面對壓力時所採取之因應策略情形以及影響生活適應(生理狀態、心理反應等)之相關因素。根據研究結果,瞭解毒癮愛滋於矯正機關中之生活適應問題,並據以提出解決方法,以減少監所中戒護事故之發生,作為監所戒護管理及教化處遇實務之參考,並據以發展有效之管理及教化策略,並對於現行政策提出有具體可行之建議。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矯正機關中之毒癮愛滋收容人為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依北中南等區域,選取臺北看守所、桃園監獄、臺中監獄及高雄監獄等四處監所之愛滋收容人施以問卷調查,總計獲得有效樣本數572份。 本研究藉由迴歸分析找尋毒癮愛滋收容人生活適應之影響因素,經分析後發現個人基本特性之年齡、有無經濟來源、入監(所)刑期、自覺健康狀況、有無其他症狀等因素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因應策略之接受面對、正向內言、消極逃避及情緒宣洩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社會支持之家庭支持、同學支持、管教支持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監所處遇之戒護管理、作業、技訓、環境壓力之人際壓力、醫療照護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由研究結果得知結論:自覺健康狀況及個人因應策略顯著影響毒癮愛滋收容人在監適應,自覺健康狀況愈佳者其在監(所)之生理及心裡狀況愈少;毒癮愛滋收容人面對挫折時傾向以較正向積極之策略因應時,其在監適應情形較佳。而社會支持對於毒癮愛滋收容人在監適應之影響則不顯著。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依據收容人特性分類,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監所處遇;引進專業人員與社會資源,協助改變收容人因應病情與入獄雙重打擊之策略;加強醫療照護並提供適切之監所處遇;研擬刑期較長與服刑已久的愛滋毒癮收容人在監處遇方案。

並列摘要


HIV-Infected drug addicts in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is increasing in Taiwan.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572 inmates in 4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ort of prisoners, the treatment program, access to social support, and factors that might affect their adjustment to the fac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mates with a healthy sense of self do bettter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an others in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and inmates who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setbacks tend to adapt to situations better. Soci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inmates’ adjustment is not significant. The conclusions suggest that the inmates should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d with appropriate treatment; professionals and health care resourc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assist inmates to adapt to their illness and imprisonment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should be proposed for longer-term HIV infected addicts.

參考文獻


張嫚純,2006,《成癮藥物使用情境脈絡與HIV感染關聯之初探》,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清,2007,《監所內藥癮收容人感染愛滋病毒危險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趙可式,1997,〈台灣癌症末期病患對善終意義的體認〉,《護理雜誌》。44(1),48-55。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http://www.cdc.gov.tw/。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8,《HIV/AIDS 相關資料庫分析五年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九十六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

被引用紀錄


陳建璋(2010)。HIV 收容人在監適應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609201013014500
溫敏男(2011)。男性和緩處遇受刑人在監適應以及需求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907201110172300
李宜昌(2011)。「尊重生命,化蛹重生」教化方案對收容人之影響 - 以臺北看守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501201102400800
趙映柔(2012)。性犯罪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問題〔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702201218015500
莊能杰(2013)。看守所戒護人員工作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3598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