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92.55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執行業務所得為執行業務者以其勞務的提供所獲取之報酬。近年來,執行業務所得與薪資所得之爭議不斷,執行業務者之界定更行重要。本文以執行業務者為中心,藉由執行業務者之構成要件、與民法上承攬與委任的關係,以及執行業務者之協力義務與會計基礎,對執行業務者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另外,財政部每年頒布稽徵機關核算執行業務者收入標準及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之法律性質亦是本文之探討重點。   執行業務所得與薪資所得之爭議問題,兩者有無判斷準則為何?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與民法之委任、承攬、僱傭有無必然之配對關係?透過薪資所得之重新建構,歸納出執行業務所得與薪資所得區隔之判斷準則,並對行政法院常見兩類所得之爭議案型予以重新定性。希冀藉由本文之研究,能消弭徵納雙方爭議,並有效解決實務上認定之困境。

參考文獻


5.盛子龍,租稅法上舉證責任、證明度與類型化方法之研究-以贈與稅課徵要件上贈與合意之證明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第24卷第1期,頁41-86,2012年7月。
14.陳清秀,論稅法上類型化(下),法令月刊,第59卷第5期,頁88-106,2008年5月。
10.黃慧英,我國所得稅推計課稅實務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碩士論文,頁26、27,2001年6月。
2.柯格鐘,論所得稅法之所得分類,月旦法學教室,第59期,頁78-89,2007年9月。
10.陳清秀,量能課稅原則在所得稅法上之實踐—綜合所得稅裁判之評析,法令月刊,第58卷第5期,頁66-97,2007年5月。

被引用紀錄


辛凱貞(2016)。醫療從業人員所得稅相關問題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606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