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94.79
  • 學位論文

金融科技衝擊下-消失的銀行員探討

指導教授 : 劉清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金融科技如同它的英文Fintech一樣,他結合了Financial和Technology二個單字所組合一般,金融和科技的二條不同的線結合創造出複雜的金融商品,用單一的變數,無法解釋這個複雜的金融科技,研究發現無法用單一變數來解釋銀行員的消失,所以將金融科技分成行動支付、社群及大數據三個主要變數,利用主要變數來解釋金融科技複雜的問題。實證發現有無發展社群對銀行員工數的增減影響是不顯著的,而發展行動支付及大數據對銀行員工數的增減有顯著正相關的影響,有無發展大數據對銀行分行數的增減有著負相關顯著影響,但有無發展行動支付或社群對銀行分行數的增減影響是不顯著的,即金融科技對銀行分行將產生負相關影響。有無發展大數據對自動櫃員機台數的增減有著負相關顯著影響,但有無發展行動支付或社群對自動櫃員機台數的增減影響是不顯著的。有無發展行動支付及大數據對自動化服務年交易量的增減有著正相關顯著影響,而有無發展社群對自動化服務年交易量的增減有著負相關顯著影響。 由實證的結果發現,在行動支付、社群及大數據的金融科技發展時期,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則實證發現銀行的分行數對銀行員工數的影響是正向顯著的,即增加一間分行會增加16名銀行員工,這也表示在這個金融科技時代一家銀行分行只會有16名銀行員工,2015年本國銀行共有3,443家分行,共有146,916名銀行員工,若每一家分行最適員工數為16人,則金融科技時代來臨時,本國銀行僅需要55,088名員工,將減少91,828名員工,即本國銀行在金融科技浪潮下將消失62%的銀行員工。

關鍵字

金融科技 銀行員 行動支付 社群 大數據

參考文獻


12. 陳曉蓉(2007),「台灣銀行業分行網絡之發展」,台灣金融財務月刊,8,95-119。
19. 曾敏傑(2009),「我國結構型失業與因應政策之探討:以1996至2000年資料推估」,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0,95-137。
21. 沈中華、吳孟紋(2010),「銀行的市場佔有率與獲利,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
23. 蘇聖珠、劉奕秀、施葦(2011),「建構勞動失業人口因子影響模型」,統計與資訊評論,13,51-67。
25. 劉士豪(2011),「網路社群經營實務」,研考雙月刊,35,36-44。

被引用紀錄


鍾亞叡(2017)。面對Bank3.0趨勢下台灣銀行業經營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4-1807201713102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