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68.16
  • 學位論文

境之探究──從極微境到唯識境

A Study on the Cognitive Objects: Between Paramāṇu and Vijnapti

指導教授 : 蔡伯郎

摘要


本研究意欲探討唯識學家成立「唯識無境」的要旨,其所欲遮除的「境」究竟為何?筆者從外境實有論的一方出發,探討此方如何主張外境之實有,以及吾人如何認識實有之外境。極微實存是這些持外境實有論者共同的主張,於本研究中納入古印度哲學的勝論派、數論派,及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與經量部這四個學派,探討這四個派別關於色法的立論,極微在色法中的地位,以及吾人如何認識色法之外境,亦即根、境、識三者的關係。 研究中發現,勝論派與數論派皆以地、水、火、風為四大極微,數論派甚至認為空亦為極微。色、香、味、觸在勝論派不僅是眼、鼻、舌、身四根感知的對境,並且是四大實法的屬性;數論派的色、聲、香、味、觸則為產生地等五大極微的潛在勢用──五唯。兩派哲學認為根與境都是依於四大而有,且為各自獨立存在的實有,復因意或心的作用而發生認識。有部也有類似的看法,只是在有部,能化約為極微的是色、香、味、觸,四大在有部並非極微,而是代表堅、濕、暖、動等性質及持、攝、熟、長等作用。四大與色、香、味、觸四法不相離而形成微聚,並進一步積集成巨觀的粗顯色法,此為「八事俱生」說。只是有部由極微積集而成巨觀色法的「積聚」說與經部的「和合」說,兩種說法發生諍論,並從而引發根、境發生認識的不同主張。筆者以「以鏡照物」與「以相機攝物」二種模型說明這兩種認識作用的不同。 在經量部中頗為特別的是《成實論》的立場。《成實論》不談極微,對於四大的地位也以世俗上平常能體驗得到的地、水、火、風等粗顯色法來解釋。而且,就色法的生成,是以「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立論,並且將色法的生因歸於業等煩惱,而非四大。筆者推論,這樣的主張,其用意是一方面用以彰顯一般凡夫的認識,另一方面則用以說明造成苦聚的原因。 唯識家的色法論有異於前述四大學派的說法,唯識家否定極微論,但以四大種來建構其唯識所現的色法之生成。本研究以世親、陳那的著作,以及玄奘法師糅合而成的《成唯識論》為主,整理其中唯識家如何批判極微實有的議論。並進一步探討《瑜伽師地論》如何以四大種來說明色境之生成,以及應該如何正視極微之說。最後以《攝大乘論》的所知相為主,企圖理解唯識家如何說明凡夫之認識為遍計所執,以及如何悟入唯識等道理。並藉由各學派對於「境」的不同看法,整理出「境」的多重意義,從而理解「唯識無境」說所要遮除之外境的意涵。

關鍵字

極微 四大 認識 唯識無境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Paramā u Vijnapti Cognitive Objects

參考文獻


廖本聖,釋惠敏(2002)。〈藏本調伏天《唯識二十論釋疏》註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頁29-92。
吳皓菱(2011)。《唯識思想對經部的承接與批判--以世親唯識二十論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鎮國(2004)。〈「唯識無境」的現代爭論〉,《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出版。
Surendranath Dasgupta 原著,林煌洲 譯,(1996)。《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Surendranath Dasgupta (1969),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1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