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92.146
  • 期刊

家長社經地位對學生身心發展之影響:以臺北市龍安國小四年級學生為分析對象

The Effect of 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n Taipei Longan Elementary School

摘要


時代的進步,讓人們對飲食健康愈趨重視,從吃飽到吃巧,現在更要吃的均衡,也要吃的無毒;而除了生理健康,健全的心理發展亦顯得重要,然而飲食習慣和人格培養與家庭密不可分,本研究之要旨便在探討國小學生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身心發展之關係。透過文獻探討以及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北市龍安國小學生進行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龍安國小學童家長社經地位屬中高社經地位。二、龍安國小學童生理健康現況普遍顯示健康。三、龍安國小學童心理健康現況普遍顯示不愉快。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會因其家長學歷及家長職業對生理發展產生顯著差異。五、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會因其性別、家長學歷及家長職業對心理發展產生顯著差異。六、龍安國小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生理發展具有明顯中度負相關。七、龍安國小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心理發展具有明顯中度負相關。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提出促進學童身心發展,以及改善不同社經地位之家長對學童身心影響的具體建議,以作為政府教育機關、學校教育人員和未來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廷輔(2003) 健康的定義 臨床醫師應該重視臨床心理學,2010 年1 月26 日,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網站:http://hospital.kingnet.com.tw/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
世界衛生組織(1948)。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擷取自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zh/index.html。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五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