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5.68
  • 期刊

運用氣切發聲閥協助訓練呼吸器依賴病人成功脫離之呼吸照護經驗

Respiratory Care Experience of a Speaking Valve Assist Training Success Weaning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ependent Patient in RCC

摘要


個案報告目的:長時間氣切(Tracheostomy)留置與呼吸器使用,易導致病人與醫療人員溝通失效。意識清醒之呼吸器困難脫離患者使用氣切發聲閥(speaking valve),經研究調查除了可以增進生活品質之外,臨床亦可縮短與醫療人員溝通時間。2016年更有前瞻性研究顯示,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病患,以氣切發聲閥進行呼吸訓練,病人肺擴張有增加趨勢。藉此個案分享氣切發聲閥在呼吸器困難脫離之應用,討論其好處與注意事項,並提供此類患者更完善的呼吸訓練與全人照護。呼吸治療評估:個案有膿胸局部肺葉切除病史,因喘及腹瀉至急診,KUB:ileus,呼吸音:wheeze、CXR: right pleural effusion,Chest CT: right minimal pneumothorax and both lung emphysema,診斷:COPD with AE and ileus,嚴重呼吸窘迫入加護病房、插管呼吸器使用,因PiMax:-10cmH_2O困難脫離,插管20天後病人同意執行氣切手術,術後轉本院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RCC)持續嘗試脫離呼吸器。呼吸問題確立:1.溝通失效/氣切留置及呼吸器使用有關2.呼吸器困難脫離/肌力不足。呼吸治療措施:1.依程序執行speaking valve training:執行抽痰且緩慢抽空氣囊,觀察病人生命徵象,將speaking valve連接呼吸器設定PSV mode、FiO_2:30%,鼓勵病人發聲練習且與其溝通。2.每日肺復健訓練,增加病人肌力:0.5kg沙袋加壓、Active Passive Trainer訓練。結果評值:1.病人可清楚發音與家屬及醫療人員溝通,並表達對呼吸訓練計劃之感受、想法,初次發聲訓練過程約30分鐘,且每日使用時間逐漸延長。2.經過20天SBT訓練,病人PiMax:-10cmH_2O進步為PiMax:-30cmH_2O,PaCO_2:45-41mmHg,平靜時呼吸速率:20-26次/分,使用輔助肌情形改善且成功脫離呼吸器,至病房觀察穩定後出院返家休養。結論與討論:1.氣切發聲閥使用時機:據國外研究,加護病房呼吸器患者生命徵象穩定可儘早使用,不受呼吸器設定模式影響。雖無法證實可增加呼吸器脫離率,但有助恢復吞嚥及由口進食的能力。2.氣切發聲訓練,能增進病人情緒表達、使醫病有效溝通增加,達到共享決策與全人照護的治療目標。3.以實證醫學角度探討,已有觀察型研究顯示:使用氣切發聲閥後,吐氣末肺容積(EELV)增加、吐氣末二氧化碳(EtCO2)與呼吸速率下降…等增進肺部擴張的證據。目前並無針對呼吸器依賴族群進行氣切發聲閥訓練與呼吸器脫離或肌力影響的相關研究,盼日後能收集更多資料,以利分析氣切發聲閥訓練臨床使用效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