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0.240
  • 期刊
  • OpenAccess

漢語“有”的語法化

摘要


現代漢語「有」的用法至少有七種,包括領屬義與存在義動詞、呈現句、已然貌、強調、形式動詞等用法。Lyons(1967,1977)曾經指出存在句具有指示(deixis)作用,指明物體存在的空間或時間,而領屬句中的所有者其實是一種抽象的處所,耐用「擁有」通常也暗示著存在;存在「有」的客體本爲具體事物(名詞組),若進一步標示事件或狀態的存在,「有」就變成呈現、已然貌或強調用法。語法化是指實詞轉變成虛詞,本文從共時及歷時兩個角度探討「有」的語法化過程。

關鍵字

語法化 共時 歷時

參考文獻


呂叔湘(1984)。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90)。語法叢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2000)。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 ─兼論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與範圍。中國語文。3-15。
曹逢甫(1998)。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φ”和”啊”試析。清華學報。新二十八(三),299-334。
曹逢甫、鄭縈(1995)。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期間的關係。中國語文研究。11,155-168。

被引用紀錄


鍾叡逸(2007)。「同t’ung」和而不同:談國語和客語蒙受結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411200715101824
林旃瑋(2012)。「V有」與「有V」的歷時演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1741
蘇建唐(2017)。閩南語正反問句和程度結構中否定詞的角色:共時和歷時透視〔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95212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