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1.142.80
  • 期刊

從感時興懷到吟詠四季-魏晉至齊梁詩歌中“季節”書寫的嬗變

摘要


本文以文學史的角度,探討從魏晉至齊梁詩歌中,關於「季節」書寫的變化。魏晉詩人大多遵循《詩經》、《楚辭》的傳統,藉著描寫秋景,抒發對於時間流逝的感懷。然而此類「悲秋」的季節書寫,也形成一種可供後人仿作的格套,「描寫」的成分逐漸增加。東晉、劉宋時期,玄言、山水詩中,開始轉向以遊賞的態度書寫季節美景,此傾向在齊梁詩歌中更被發揚光大。以貴遊文人為主流的齊梁詩壇,集體性將「季節」作為詠物性質的題材,細膩描寫四季之美、遊賞之樂。至梁代宮體詩人筆下,更將春、秋二季與女性之愛情或怨情相結合,使季節書寫轉向豔情化。南朝詩人重視描寫的傾向,使中國詩歌一度跳出抒情傳統中的時間悲感,展現珍惜當下,欣然面對物候變化的新風貌。

參考文獻


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1993)。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5),113-131。
王立(1990)。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董仲舒著、凌曙注(1997)。諸子集成補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胡大雷(2003)。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紀錄


孫雅芳(2005)。安居的沉吟:魏晉「閒(閑)居」賦作析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269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