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3.176
  • 期刊

“公共藝術”的互動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A Study on Interactive Public Art of Example Taipei City

摘要


2002年12月立法院通過放寬公共藝術的定義,「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將公共藝術解釋為「係指於公共空間中利用各種技法、形式、媒材製作之藝術創作」,去除「平面或立體之藝術品」的規定,從立法精神看來已經將「公共藝術」已經視為「視覺藝術」的一種創作表現,不禁令人十分興奮。 然而,就實地藝術品的呈現結果看來,你會發現尚不能夠完成「立法精神」的美意,令關心此一問題的人士感到滿意;目前,「公共藝術」在「空間的取得」、「經費的取得」、「作品的取得」似乎已經完成,但在作品是否與附近的景觀協調?居民對作品的滿意程度調查如何?藝術品的維護與更換是否有在執行?大眾傳播對於「公共藝術」作品報導興趣缺乏等問題一一呈現。 管理辦法與事實的呈現兩相對照,「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是本研究的動機。 1994年起,文建會為推動公共藝術的觀念,曾經舉辦各種研討會、講習會、及出版相關系列書籍,以厚實公共藝術政策推動的理論基礎,專家學者也紛紛提出各種建議與看法,本研究深知「公共藝術」並非單純的藝術創作,將其「互動性」繪成簡單的圖表(表一),並歸納成為「重點式」的議題,作為研究的方法。 研究目的在以淺顯的文字將問題浮現,提供關心此一議題的人士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王筱文(2009)。城市中公共藝術的介入所造成影響層面之研究-以「粉樂町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6-1001200914484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