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0.21
  • 學位論文

北台灣超大豪雨個案之中尺度分析:2004年9月10-11日

Mesoscale analysis of extremely torrential rain case in northern Taiwan : 2004 SEP. 10-11

指導教授 : 周仲島

摘要


摘 要 北台灣在2004年9月10-11日發生超大豪雨事件。由自動雨量站資料顯示,有兩個主要大降水區,一個在基隆、大台北地區;另一個在桃園、新竹地區。本研究利用都卜勒雷達資料進行中尺度分析,嘗試了解超大豪雨的中尺度現象與過程。 綜觀環境分析結果顯示,該豪雨事件發生期間,在台灣東北方和西南方海面分別存在一個熱帶低壓。西南方低壓帶進旺盛西南氣流,並和東北方低壓伴隨之東北風,在北台灣地區形成低層氣流輻合,並且有明顯風切帶。探空顯示風向隨高度向上為順轉,有明顯暖平流,綜觀環境屬於條件性不穩定。 五分山雷達以及中正雷達每的6~15分鐘回波與徑向風場資料分析,此超大豪雨發生期間有多個準線狀對流雨帶存在於北台灣地區。這些準線狀對流雨帶由西北-東南走向,先轉變為東西走向,之後再轉為東北-西南走向,與海面上兩個熱帶低壓的相對位置有關。進一步分析顯示,這些雨帶可以區分為5個準線狀對流系統(QLCS),其中,QLCS 1發生在台灣西北方海面上,持續時間約4小時,並且在系統內部伴隨弓狀回波。QLCS 2發生在中正雷達站西北方海面上,持續時間約4小時,在系統內部伴隨弓狀回波與中尺度渦旋。QLCS 3發生在台灣東北方沿岸,隨後移進北台灣陸地,持續時間約12小時。QLCS 4發生在桃園、新竹地區陸地,持續時間約12.5小時。QLCS 5發生在台灣東北方海面上,隨後移進陸地與QLCS 3結合後重新組織、發展,持續時間約6.5小時,在系統內部伴隨中尺度渦旋。 針對5個QLCS分析其回波結構與特徵,發現QLCS 1最大回波強度在45~50 dBZ之間以及所在最大高度為4公里高度、QLCS 2最大回波強度在50~55 dBZ之間以及所在最大高度為3公里高度、QLCS 3最大回波強度在40~45 dBZ之間以及所在最大高度為5公里高度、QLCS 4最大回波強度在45~50 dBZ之間以及所在最大高度為6公里高度、QLCS 5最大回波強度在45~50 dBZ之間以及所在最大高度為5公里高度。另外,發生於海上的QLCS 1之10 dBZ回波頂高度(echo top)可達13公里高度;QLCS 2可發展至14公里高度。另外,發生於陸地上的QLCS 3、QLCS 4以及QLCS 5可發展至15公里高度。回波結構分析可以得知,這些對流系統的強對流區主要集中在中、低層,而不論是在海上或陸地上的個案,其垂直發展的高度皆可達中、高層,屬於較為深厚的對流系統。配合地面雨量站資料的分析,可以得知QLCS的發展與降雨的強弱有明顯的相關。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周仲島、洪景山及鄧秀明,1990:梅雨鋒面對流雨帶雙都卜勒雷達分析。大氣科學,18,239-264。
陳泰然、周鴻祺、楊進賢、陳熙揚,1999:台灣北部伴隨冰雹之春季颮線個案研究,大氣科學,27,257–271。
陳泰然與周鴻祺,2001:台灣梅雨季弓形回波(Bow Echo)之結構與演變。第七屆全國大氣科學研討會論文彙編,1-13。
陳泰然、王重傑及周鴻祺,2003:TAMEX IOP-13颮線個案特徵之觀測研究。大氣科學,31,131-158。
Atkins, N. T., J. M. Arnott, R. W. Przybylinski, R. A. Wolf, and B. D. Ketcham, 2004: Vortex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within bow echoes: Part I: Single-Doppler and damage analysis of the 29 June 1998 Derecho. Mon. Wea. Rev., 132, 2224-2242.

被引用紀錄


馮雅茜(2007)。台灣北部初秋豪雨個案之降雨特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0664
歐安祥(2010)。台灣北部夏季午後降雨機制與地形影響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323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