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00.20
  • 期刊

Lernstrategien zum Hörverstehen und ihre Didaktik im DaF-Unterricht

聽力策略與聽力教學

摘要


外語學習中培養德語聽力的過程是複雜且有個別差異的:為聽覺型的學習者而言,較容易培養聽力練習的習慣。相對的為視覺型的德語學習者而言,因倚賴文字,學習外語的聽力時,方法的運用及功效必然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類型(Lerntyp)固然與德語聽力的培養與有關,但與學習者的學習態度,是主動或是被動的學習型態也密不可分。在台灣學習德語當作第二外語時,必會延用學習英語時的習慣及學習策略(Lernstrategien)。而學者認為(Marx 2005, Neuner et al.2009)英語的語音必然可輔助德語的詞彙學習,進而用於聽力理解時,識別字音及字義,如此有助於揣測文意及理解文意。影響學習的因素及輔助聽力訓練方式有許多,有學者們(O'Malley et al. 1989; Oxford et al. 19883, 1990; Richards, 2008)認為學習外語時應加強『學習策略』的課題。二十一世紀學習外語者,若用對學習方法,養成自學習慣更可終身受益(Thissen, 1999) 。德語聽力訓練一般會融入語言課程,或成為視聽實習課的重點,但聽力的訓練須深化,由課內延伸成為課外自學活動的內容。本論文一則呈現南台灣德語系主修生使用聽力策略的現況,一則探討現有的德語聽力教材、學習策略的教授、網路免費學習資源(Podcasting)及德語多媒體互動學習課程用於加強大學部德語主修生練習聽力之情形。李(2009)以Oxford(1990)的語言學習策略為問卷調查基礎,並輔以訪談方式研究台灣南部地區德語學習者聽力策略使用之現況。除瞭解學生使用聽力策略的情形之外,本研究目的在於藉由研究現有教材中聽力策略呈現的方式及聽力練習的題型,來探討視聽教學法,找出最佳聽力策略教授和練習方式,進而反思如何以現有網路教學平台與教具,加強學習者德語聽力。此研究結果有助於教師教學活動的修正及學習者聽力策略、輔助工具的使用、及聽力(Hörverständnis)的培養。研究之影響力在於輔助學習者學習策略的使用,注意學習歷程,增進德語聽力成果,以期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習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