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06.100
  • 學位論文

戰後初期臺灣學校教育的國語運動(1945-1950)

The Mandarin Movement in Taiwa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1945 to 1950

指導教授 : 李文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1945年日本投降,中華民國獲得臺灣的掌控權。隨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社會面臨另一波的文化改造政策,國語運動即是當時重要的舉措。1946年4月,官方成立國語運動專責組織「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導臺灣的國語運動。 臺灣民間社會同時間也掀起一股國語學習的熱潮,雖然國語的學習一時間萬人空巷,卻也使得國語運動脫離國語推行委員會的掌控,產生國語文標準歧異的危機。為此,官方將視野轉向學校教育,試圖在學校場域中營造國語推行的穩定環境。隨後,國語推行委員會和省級教育機構,試圖透過培養國語師資和輔導現場教師的方式,打造良好的國語文教學環境。 學校教師與學生在政策執行過程下,就必須盡速學會國語文,才能銜接政府國語運動馬不停蹄的腳步。以本省籍教師柯天送為例,教師學習國語的方式相當多元,利用自身熟悉的其他語言來協助學習,包括日文假名、閩南語發音、漢字……等等資源,可見學校教師在政策下的彈性。另一方面,學校的國語運動實際上是為了讓這些未來國民能夠具備包含聽、說、讀、寫的綜合國語文能力。在這個教學目標前提下,學生學習國語文時所需耗費的心力,比起單純學習「說國語」來得更加困難。以柯天送二兒子柯瑞吉為例,為了增進國語文能力,仰賴的是自身的努力而非學校的教學架構。顯然戰後初期到1950年左右,這段語言轉換期下的學校國語運動,成效並不能達到官方預設的目標與期待。

並列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ilemma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as known as the Mandarin Movement, in the post-war era from 1945 to 1950. The author first uses newspaper data to highligh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darin Movement in Taiwanese society and to explain the policy shifts of the Movement. Second, by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archive, this paper addresses government'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teacher shortage and teacher training in schools.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notes and works of Ke Tian-Shian, a teacher based in Tainan during the post-war era, the author illustrates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experience in learning Mandarin during the period.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2.中國廣播公司,《中廣六十年》,臺北:中國廣播公司,1988。
3.何容、王炬、齊鐵恨編,《臺灣之國語運動》,臺北:臺灣書店,1948。
4.何容,《何容文集》,臺北:國語日報出版社,197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