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40.21
  • 學位論文

「道外無事,事外無道」──陸象山「事上見心」的思想探究

指導教授 : 張永儁教授 張瑞良教授

摘要


「道外無事,事外無道」,即道即事,「道奚而可與天地殊?心奚而可與天地異?」「道」與「心」無殊異,道即心,心即道也。「心」看不到,摸不著,但憑藉著「事」則可見「心」矣;心憑藉事而見,即心由工夫而見,故曰「事上見心」。換言之,「道與事」和「心」的三角關係就在於「事上見心」,先察識而後涵養。 陸象山是建構一個以「心即理」為道德倫理的價值宇宙論,「理塞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以內心的道德準則與宇宙普遍之理作為同一性,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外,他也強調「道塞宇宙」、「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欲求道者,反求其諸心,道不外索,宇宙內事,乃吾心中事。這就是何以象山之學被稱為「心學」的緣故,事事於心上求。是故象山要人直下本心,當下認取,切己體認,因此「事上見心」的這套「踐己見心」的工夫,是踐履而不是理論,是體驗而不是分析,並且「必有事焉」,「逐事逐物,考究練磨」、「事事物物不放過,磨考其理」,自我省察、自我主宰,復其本心,以致心靈、理明,得心之正。由此可見,「事上見心」的涵養工夫,為的是喚起固有的道德主體──「本心」,發揮它的本能──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士尚志」,志是心之所存主,主於義則習於義,反之,主於利則習於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此即象山所謂「辨志」──「義利之辨」。想要深入了解象山的思想內容,史上爭論不休的「朱陸之辨」和「陸禪之辨」,即朱熹和禪學的思想,必須要有一番的認識。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曾春海著,《陸象山》,台北:東大,1988年。
牟宗三著,《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
牟宗三著,《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聯經,2003年。
余英時著,《中國近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曾春海著,《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2001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