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40.177
  • 學位論文

聚散相依:試析“店/家”生成與功能分化的時代變遷

指導教授 : 李丁讚

摘要


本論文希望藉由文獻、歷史資料的耙梳、日常生活的地理學觀察與訪談,能描繪出「店家」在街道、日常生活與歷史沿革上的現代性變動軌跡。看似紛雜的支線,卻可由單一店家客體對應出一定規模與型態的店鋪主體,進而產生連結而普遍性的意義。並藉由串連街道或歷史資料上的店家所能觀察到的沿革以及共有性,希望能找到「店家」一般性論述的可能。 第一章的開頭先探詢店家的內外部空間歸納出店家特有的社會與空間意義,進而成為本文研究的前導性焦點與動機。除了約略交代研究主旨與方法外,還藉由既有的現象與變動性與分析,呈現「店+家」如何成為一個可能的分析架構。還有店家在Simmel陌生人論述中流動與不流動的隱喻,使得店家的前身及演變,歸結出可能的范式。此外,延續第一章店鋪生成的哲學意涵,這裡再次提及店鋪的生成在歷史資料中,如何呈現與「市集」的強大關係,不只是互為因果,更可以是彼此共構。 第二章,歷史中對於「行會」的記載與描述,可顯現店鋪在過往可以如何連結各個特定的「行業」,且藉由「行會」發揮的共有管束力量,顯現店家的共同體功能。並且看看,「家族」於中國行會起源中,是怎麼樣跟店鋪產生關連。再從既有的研究中呈現特定行業、店鋪如何與家族經營相互聯繫,呈現台灣店家發展脈絡中的家族經營圖像。 第三章藉由店家構成的外部觀點,來看店家於物擺設所呈現的意義與更新。還有店/家界線如何被察覺、劃分,其界線材質為何。又,界線與分野與怎麼顯現出店家區隔的彈性或必然性。繼而直接聚焦一條街道上的店家,與民生行業接軌的店家如何與服膺新式理性化法則的店家,併陳於同一條街道上。與某一個內部的店家如何被建立、空間重分配、與產生公私分離的想望。 第四章進入破舊立新的過程,不只發生在既有的店家內部,也符合在新式商店被建立時就應該被期待的法則。然後我們將回到論文中時常提到的「新竹老店」中的某些例子,來看他們面臨的實際挑戰。這些威脅老店存續的原因,是否正是各式「新式商店」可以適者生存的因素。而這些理性化法則;或是流通業形成的「革命」;甚至是新名詞形塑之「賣場」的空間與時間,都可被歸類為一種現代性的解放。 結論部分回歸到Simmel對於店家不流動對應分裂增生的的後續結果,帶出店家在Luhmann對於功能分化的理論性意涵,自此,「店」與「家」已正式區別為兩個功能系統,即使仍互動、對話,卻已各自發展獨立、完全。再次呼應最開端,店鋪本身的生成與分裂增生,是如何由「生產、製造」,再演變至「純銷售」。繼而配合後面「新式商店」得以產生的舞台。當然,新式商店中的「家族」也逐漸產生崩解,以便配合新式商店的理性化原則。新式商店的法則呼應了去掉「家」之枷鎖,也回應了Simmel所提及的現今個人性與欲保持客觀的「現代性」概念。

參考文獻


Stone, L., 2000, (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between buildings : using public space,臺北市,田園城市出版。
George Ritzer,2002,林祐聖/葉欣怡譯,社會的麥當勞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臺北市,弘智文化。
Luhmann, Niklas,1989,translated by John Bednarz ,Jr.,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被引用紀錄


薛天松(2013)。務農受刑人在服刑期間與其家庭成員互動情形以及對服刑歷程適應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3.00070
吳柏勳(2008)。忙生產、做生意、過生活-宜蘭舊城工匠的行業處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1983
謝巧茹(2008)。國中生之自尊、網路交友狀態與網路援助交際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16325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