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91.153
  • 學位論文

陸學為體,朱學為用:從「工夫」論吳澄

指導教授 : 胡其德 鐘月岑

摘要


元儒吳澄的理學思想究竟偏向朱學或者陸學,一直未有定論。筆者在此研究中,將試圖從「工夫論」的觀點來分析並解決此一難題。 從第二章開始,筆者首先使用吳澄晚年的談話,指出他晚年對陸學表達的無限推崇之情,把握其學術之最終定向。第三章,筆者將根據前章的研究結論,以他早年的實踐工夫為主軸,探討其思想由朱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

元代 吳澄 理學 心學 工夫 工夫論

參考文獻


14.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2004)。
16.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4)。
26. 侯潔之,《道南學脈觀中工夫研究》(台北:花木蘭,2008)。
42.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1981)。
46. 蔡方鹿,《朱子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用紀錄


蘇仁和(2017)。吳康齋的聖人之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265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