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34.83
  • 學位論文

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三個故事:本土論、國家敘事與現代性

3 narr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nativism,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指導教授 : 陳萬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台灣文學」這一學科的興起,可以說同時伴隨著1980年以降台灣島內政治勢力之重組以及身分認同的典範更替。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文學的中堅,也就是本土論述的那一支理論譜系,意圖挖掘文學史中湮沒的文學遺產,並且將台灣文學的性格定位於一種對於普羅人民、對於土地與根的想像。然而這種回溯歷史淵源的努力,同時也是身處第三世界情境的台灣文化場域對於被動的現代化所做出的反饋──找回現代性歷程中失落的身分認同。本論文第一章中提出,「本土/國家」與「傳統/現代」這兩套內在於台灣文學史論述的基本二元史觀,其實就是一種由現代性敘事所激發的論述路線。而在本論文第二章,將討論台灣文學史觀中的本土主義特色,以及誘發本土論的土壤:對於現代治理術與國家機器的自覺與反抗。在第三章,我試圖把各種「國族主義文學」放在同一個脈絡之中,皇民文學、反共敘事、以及國民黨主導文化所默許的台灣現代主義流派,其實都是一種混合了「國家認同」與「現代性內在感受」的文學敘事模式,而這種模式其實來自於現代民族國家所賴以成立的現代性情境。一直到八零年代後,以後現代書寫為名的各種小說,才試圖顛覆國族文學與現代性的共謀。最後一章,則是回到最基本的問題:被我們稱為西方、現代、本土、傳統的那種對立到底是怎麼回事?也許「現代性」所帶來的深刻效應就是,即使台灣文學試圖在一個已經西化的歷史現況裡找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現代性在第三世界內部造成的區域落差與不均衡(包括其文化核心也是如此),其實正是標榜救贖本土的文學史史觀最後能發現的東西──現代性帶來的分裂不幸是最深刻的本土現實。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
彭瑞金。1992。《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蕭阿勤。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五期。2003年五月。台北:群學。
蕭阿勤。2002。〈抗日記憶的集體民族化: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台灣史研究》九卷一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一九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及體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六卷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被引用紀錄


蔡佩含(2012)。社會介入‧自然寫作‧歷史敘事──以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為考察對象(1970~)〔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2.00243

延伸閱讀